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活着的历史

活着的历史

推荐人:树根 来源: 阅读: 4.12K 次

今年夏天有幸去爱尔兰游历了一圈,感触很多。异国文化,异域风情自不必说,相信这样的文字描述一定很多。我想说说对我触动最深的一个感受,那就是——历史感。

活着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说到历史我们会想当然地具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我曾经毫不怀疑我们历史的深厚积淀。然而,当我走在一个欧洲小国的街头,看到随便的一处民宅,随处的一株树木都上百年甚至更久远的时候,我突然对历史有了一种新的体会,我感受到什么是活着的历史,而我们在中国日常品读和消费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也许可以打个不够恰当的比方,把历史比作是一株植物,爱国的历史像是一株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小树。而我们的历史更像是一株脱了水的标本。

许多人会对我的说辞不屑一顾,我也无意去争辩,只是想记录下我的感受,这种感受非身临其境不能言说。想一想,当你走在几人合抱的参天古树之下,抚摸着历经百年的石头墙壁,仰望高大的建筑穹顶,或是从百年前的阁楼窗户凭窗远眺的时候,这种历史敬畏和文化的厚重感会在你的心里油然而生。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你面对的不仅仅是一颗树,一个建筑,而是百年以前的园丁,百年以前的建筑师,和百年以前的生活。诚然,我国自然不缺乏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建筑,更不乏遒劲参天的大树,难道感受会有何不同吗?这里正是我想说明的。我们的古迹自然不在少数,但我们的古迹不是成了文物,就是作为景点,已经脱离了原本生活的面貌,我们去了解它只能通过墙上的文字说明和玻璃柜里的陈设去感受它们曾经在生活里的原貌。与之相对,在爱尔兰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百年建筑并不是什么稀罕的文物,很多住宅还在居住着居民,很多酒吧还在招揽着客人,许多文物级的教堂还是诵经祈祷的场所,百年前的高等学府今天还可以听到朗朗的书声,这才是活着的历史!

这里谈我亲历的一件小事,可以描述切实的感受。一天晚上,我们一行几个朋友出去散心,随意进入了一间酒吧。外面看不是什么特别门脸,只是众多不起眼的酒吧里的一间。但走入其中,迎面而来的古香古色的场景让我为之一震,仿佛酒吧大门是一道时空之门,我们一不留神踏入了百年以前的时光。酒吧的陈设都还是上个世纪初的样子,这种画面只有在西方的名画上或是老题材的电影里才能看得见。深棕色的实木家具上雕刻着繁琐精美的花纹,被磨得油光崭亮的棱角,像河水冲刷过的圆石,诉说着时间的涓涓流逝,墨绿色缀着小白花的瓷砖上密布着细细的裂纹,反射着像古董瓷器一样的辉光,精致的黄铜质地的灯架,托着一盏盏昏黄的灯光,仿佛是电灯泡刚刚问世时候的样子。最有趣味的是柜台后的侍者不是年轻漂亮的女招待,而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太太,双鬓花白,老态龙钟,一举一动都从从容容,缓慢而优雅。环视一下酒吧里的顾客,不乏有许多如老妪一样年龄的客人,他们十分安静的细细地品味着面前的一杯黑啤或咖啡,轻声细语的交流着。这一刻似乎所有的时间都凝滞了下来,缓缓的没有一丝波澜,这一切让我不能不产生一种时光错乱的幻觉,我活生生地体会到了百年前的爱尔兰的风情。几天后,很巧合地,我又去了一间酒吧,风格依旧古朴,我们品味了一杯味道醇厚的爱尔兰咖啡,同行人无意中问起了招待我们的老先生才得知,那位老太太是他的sister(不知道是姐姐还是妹妹)。那间酒吧已经历时了几代人,可能是祖上传下来的遗产。而他这一间,距今也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说到此我不由得内心一阵感慨,想想我们的城市,变化日新月异,高楼拔地而起,我们身边的建筑大都只有五岁十岁的年龄,像是一群懵懂的儿童。我们读到的历史,大都是被压缩在纸张上的方块字符,抽象而又干瘪。为了还原,我们不得不注入大量现代人的理解和想象,像是被水发起了的脱水蔬菜。看上去鲜红翠绿,吃起来却缺失了味道和营养。文化积淀其实就是历史养分的积淀,就是让我们真切地感触我们的先辈生活起居、喜怒哀愁、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通过鲜活的历史,感知我们自己未曾经历的生命的旅程,甚至于昭示我们的未来

感谢这次旅程,让我有幸品味了活的历史。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