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活随笔 > 医者之路(一)

医者之路(一)

推荐人:文艺小青年 来源: 阅读: 4.97K 次

医者之路(一)

俗话说“言人人殊”。每个人在这世界里都是一个独特的分子,同属于一个世界,却又有自己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上演着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人和人最大的不同、最独特的地方。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有谁能够意思到,其实自己的世界才是最精彩的,因为这里面有这自己的一生,别人的世界都是电影里的精彩片段罢了,是短暂的,是遗憾的,是充满酸甜苦辣,充满悲欢离合的。而自己的世界才能深切的体味其中的点滴。

我认为生命这个词可以对等于命运。生命的始终等于命运的始终,生命的美好等于命运的美好。

她深患顽疾,病痛折磨了她十多年,但她生命顽强,与命运作抗争,最终含笑而去。她心地善良,性格坚强,勇敢,美丽是她的代名词,她渴望浪漫,渴望穿着婚纱走入婚礼的殿堂,男朋友因害怕承担责任,一去不复返,背弃了她,可是她一点也不怪罪谁。深患重病的她爱上了一位天使,她把爱深埋,为的是不愿让它为她难过和拖累。天使感受到了她的爱。最终他们结婚了,她和它深知命运的游轮即将驶向这片蓝天的尽头,她已经得到了幸福,带着爱的笑容离开人世。在生命存留的那一刻,永远把这片蓝天和天使装进心里,永远保存。

我有一个奇葩同学,她是个女生,长得漂亮,可以算是名列前茅的班花级人物了。我曾一度暗恋过她,情不自禁地接触之下发现她跟我原来想象中的不一样。性格不合是次要的,主要是我还太小,她比我长一岁,我的思想和心理境界跟不上她的节奏。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性格也不冷不热的,总体感觉她是个冷得内外通彻的人。我不是个御姐控,我不是不成熟,我觉得人在青春时就应该血热,有股子意气,有股子冲动。不是把沉默当做一种成熟,不是把寡言当做冷静,不是总是逼自己忙事情当做责任和担当。老生常谈的几句话,有压力才有动力,劳逸结合才能有效率,不逼自己怎么知道自己不能行呢?压力有父母和亲戚给予的,有自己给予自己的,有社会制度和国情给予的,父母把我们压垮了,社会把我们压垮了(我不是说父母的不好,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只是父母对我们的方式错了。我们的背后是父母,而父母是我们的支柱,鼓励我们往上爬,即使跌倒了失败了他们也能支持着我们,我们的背后而不是压力,父母一味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殷切的希望和渴望的眼神是父母给予压力的催化剂,因为我们怕让父母失望,只能承受。社会竞争再次让我们承受心灵的压力,既已木已成舟,就不能望而却步。)她就是个承受双重压力而变得孤僻的人,虽然表面上毫不在意,跟同学有说有笑,因为成熟已经无法自圆其说了,实际上内心已经麻木了。

自己的世界需要自己来经营,你内心是灿烂的,世界便有一片蓝天。

医生负责于病员生命危难之时,我们是他们的依赖,是天使,是拯救者。可是对生命的最后通牒还得交给命运。医生做的其实是有限的,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家属把病人送到医生旁边就一定能够救活。没有救活就怪医生没本事,医生任劳任怨,即便危急时刻也奔赴于战斗前沿,有时候救不救得活得看天意。假如国家没有立法:医生不得拒绝接诊病人这个法律,那么遇见一个态度极为恶劣、暴躁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甚至大放威胁医院的厥词,那么假如我是医生(实际上我确实是医生),我救不救随我,我可以毫无顾忌毫无责任暂时脱离医生这一职业,变成一个普通民众。那么病人生死与我何干,医院不是闹场,不是菜市场,不是谈判台,而是一个维持病人生命的救助站,前述说的患者家属其实是对患者的生命的摧残,医院能把死亡线上的患者挽救过来,这很值得敬重和钦佩。其实嘛,患者和患者家属和医院本没有对错,我也表示理解这种情况,争个对错胜负,责任谁来扛并没有意义,其实无论谁输谁赢都无法改变一个生命它已经接受命运的终结了,没有绝对的赢家,都是绝对的输家,病人死了,医院也没能抢救过来,就是这么简单。然而拒诊是不合法的,医院只能接受,因此患者及患者家属更是有恃无恐,问题的根源在于,都是对医生的不信任不理解造成的。致使,病人家属把孝心屏蔽掉所有毁论,把恣意怒骂当做人们对孝心的理解

我觉得生命原本大于一切、凌驾一切律法条文,可是自从有了法律以来,程序规范化了,纠纷也少了,这是好事,但是法律也是一柄双刃剑,正是由于顾及个人所须承担的后果(也可以理解为遵纪守法),导致拯救患者同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维护个人利益,再实施救人,而不是先把人救活再讨论维护个人权益。若是患者救活后法律依旧追究,甚至吊销资格证,不救的话患者死亡,于心不安,两难的选择何从选择?只需记得生命的权利大于一切,救与不救便会不是个选择题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