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感悟 > 有酒修仙,无酒学佛

有酒修仙,无酒学佛

推荐人:随心洛 来源: 阅读: 2.48W 次

孟子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想必很多人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有酒修仙,无酒学佛

这里提一点的就是这个“穷”字,学问差,修养低,知识少,也是一种穷吧。

这是儒家其中一个主要思想。穷那就好好照料自己,要是显达了可以救济一下天下。

与孟子同时期的,还存在另外的两种思想,这也是孟子不赞同的。

一个是杨子(杨朱)说的:“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什么意思呢?让我拔一根毛有利于你,有利于天下,对不起,我不干。那么别人拔一根毛有利于你呢?不好意思,我也不要。

这是杨子提出的一种思想,有人说这是绝对的自我,自由,自私主义。

我的东西是我的,你不要动。你的东西是你的,我也不想要。我们各自安好,谁也不要妨碍谁。

能做到这样也算是很了不起了。相反的,我的东西你不要动,你的东西最好也是我的,这种人却很多。

另外一个墨子(墨翟)说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而为之”。从头顶到脚后跟,只要能为天下利益,都可以拿去。你要需要,只要为天下好,这一身都可以拿走。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也正是“摩顶放踵,以利天下”。有人说这种是绝对的无私主义。

墨家的思想有点佛家的意思,只是春秋战国时期,佛学还没有传到中国。佛家讲“慈悲”“万物平等”,也正是跟墨家的“兼爱”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家很多的思想跟儒、墨、道人家的思想有很多共同之处。所以佛学传入中国的时候,能够很快的被中华文化接受。

正应了那句话“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说到这,想起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假如释迦摩尼佛和孔子的妈妈同时掉进水里,那么佛先救谁?孔子又先救谁?

这个滑稽的问题对与佛来说很难办。佛先救自己的妈妈吧,那就是有私心,还谈什么慈悲,谈什么“万物皆平等”。

佛要是先救孔子的妈妈吧。连自己的妈妈都不顾,首先就不孝,更别说慈悲什么的鬼话了。

对于孔老夫子来说,那就很好选择了。首先救自己的妈妈,有余力那就再救佛的妈妈。

也正是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是儒家的思想。孔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敬老人先孝敬自己家的老人,有能力了再去照顾别人的老人。养育子女,先养育好自己的子女,有能力了再去养育别人的子女。

儒家讲入世,进入人世间,为天下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张载说了“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也是以前读书人信奉不变的目标。可惜,通往这目标的道路有着很多诱惑。最后很多读书人的目标渐渐变成了“千里做官只为名”、“十年清知府,百万雪花银”、“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佛家讲出世,离开尘世,不问俗事,四大皆空,六根清净。这是小乘佛法,也正是极大的自私,抛妻弃子,只为了早日成佛。

只是这种不问世事的修法,只能成就罗汉果位,连菩萨都成不了。而大乘佛法讲究的还是入世,为天下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也是后话,以后说到佛学在做介绍。

道家,既不出世,也不入世。就像一个人现在胯在门槛上,你说他要进来,可是又好像要离开。你说他要离开,又好像要进来。

可进可出,这也是道家人物的特点。这个天下需要我了,好吧,入世帮别人抬抬轿子,平定天下。

这天下已经不需要我了,好吧,走了,轿子抬完了,也不要算账了,没意思,自己悄悄的离开了。

这三家你说哪家好?哪家都好,哪家都不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好不好的谁又能决定,看你怎么用了。

像郑板桥所说的“有酒修仙,无酒学佛”。想喝酒,有酒喝,那就学个酒中仙。没有酒喝了,喝不了酒,那就学佛。

往哪里走都是路。有时候一根毛都不给你也就不给你了;有时候从头到脚都可以给你也就给你了;大多时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是“中庸”的思想,同是儒家。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