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感悟 > 执或不执

执或不执

推荐人:木色青青 来源: 阅读: 1.12W 次

说起信仰,普遍的观点都认为国人是相当的缺乏,而我却要稍稍地表示一下不认同。据我所知,目今有很多的政商名要都在信佛,身边信佛的普通民众更是不在少数。有在寺里出家的和尚,有带发修行的居士,不拘哪一种,都免不了念经吃素行善。佛教在国内早已不是星星之火,而是成燎原之态势了。如今的寺庙也越建越多、越建越富丽堂皇,大有回到文革之前的规模与趋势。这便是佛教信徒见增的最好佐证。

执或不执

论起来,其虽为外来教派,最初被引进国内时却并未水土不服,经过历朝历代的超级拥趸们不断地加以传承、改良、发扬之后,早已演变成本土教派了。最奇葩的是,佛教的起源国却并不认可它,而信从了其它教派。

在我国,儒教和道教都各具一整套完整的理论教条。儒教因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有统治阶级的强力助阵,一向以来得到了众多士大夫们的倍加推崇与青睐,从而被不断地传承并发扬光大。直至走到近代才渐渐没落。道教却完全背离了初衷,变成了招神降魔、捉鬼画符的获利工具。离它那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颐养身心的大道已遥不可及。

儒教与道教已今非昔比,说它是“教”太过牵强,还是“家”比较合适。我总觉得它们离真正的信仰之间总有那么一段不小的距离,其受众总不如佛教之广泛且深远,其思想终究很难抓住普通老百姓的神经,甚至还有些曲高和寡之嫌疑,亦未能解决怎样去除人的痛苦的根本问题。试想:失却了劳苦大众的支持,哪样革命能成功呢?但佛教却巧妙地弥补了综上遗憾,这就不难理解它为何会如此的盛行了。谁叫世人都有那么多的“苦”呢!

如今,信奉外教的人也不在少数吧!尤其是基督教。我不知当下是否还会有人对它心生恐惧,至少我年幼时就曾有过一番可怖经历。我清楚地记得念小学时隔壁人家有一位老太太信奉耶稣。老人本就生得面目狰狞,偏偏又不喜清静,经常露着一副死人般的可怖面孔去四处游说。每当看到她那微翘的歪嘴在人堆中吐出“耶稣”、“礼拜”两个词时,我就会条件反射般的心惊肉跳,感觉比在黑夜里遇到鬼还要可怕,每次经过她家门前时我都会远远地绕个弯避开走。

而今我终于明白了,多数的恐惧皆是源自于对事物本身的不了解,越是愚钝无知越会不自觉地产生恐惧。慢慢的,当我通过自身的学习并了解了基督教的真相之后,不但已彻底消灭了恐惧,反而多生出了一番敬仰之心。话说回来,假使当年的老太太不那么令人生厌,或多些慈祥仁爱的话,也不至于使我对耶稣如此的反感吧。

我身边就有几位亲友成了上帝的子民。我家单元楼最底层的住户也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她家经常会有信徒们的雅聚,要么是做“礼拜”,要么是念圣经,要么是唱赞歌。经过一楼时,隔三差五会听到清丽脱俗的合音从门缝中传出来。对着紧闭的铁门我会不自觉地展开联想:客厅里柔弱的灯光下有七八个妇人围座在一起,每人手捧一册薄薄的经卷,众人以无比虔诚的心,异口同声地吐出莲花般的美妙的音符,那摧枯拉朽的圣乐既共鸣着她们的灵魂,又敲开了墙外人的心扉。

曾经,有人劝过我信佛,也有人劝过我信基督。于我而言,信与不信根本没甚区别,因为它们早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既然这教那派都已在心里,也无需厚此而薄彼,如非要择其一来加以膜拜的话,那便是走形式之主义了,实非明智之举。

儒、释、道本身就有许多共通之处。殊途而同归,其核心理念总不乏惊人的相似,其主旨也莫过于发育并壮大人的精神力量。那干吗非得强生出分别之心,去从一而终呢?

信仰是什么?那只是心理的崇拜,身体的奉行;那只是精神皈依的驿站,灵魂得到庇佑的家园,而并非是消除痛苦的灵丹妙药。

而人生来就是痛苦的,从新生婴儿发出第一声啼哭开始直至生命消亡为止,痛苦会与你如影相随。

无论你信仰什么,痛苦也不会饶过你。

但别失望,快乐也是与你终身相伴的。

痛苦是生命的常态,痛苦是铺垫,是反衬,否则,快乐的产生岂不是建立在虚无之上?要我说,痛苦与快乐总是相依相伴的,简直是孪生兄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节奏。如同福与祸,总是相互倚伏,时刻转换的。

快乐与痛苦对人总是不离不弃,如同手心与手背总在你眼前晃悠而又离不开你一样。假设手心是乐手背是苦,翻手为乐覆手为苦,就是这么回事。假如你对人生解读得比较透彻,有双洞明的慧眼,有颗觉悟的慧心,容易满足,凡事力求简单,那你见到手心的机会会很多。

而原本是快乐的事,因你的误会而弄巧成拙,反而成为你痛苦的负担;而本该是痛苦的事,经你的另辟蹊径的解读,反而见得了快乐的曙光。很多事就是这么神奇,就看你持什么心态去对待。所以说,一念即天堂,一念即地狱。

人生多数的痛苦都是由于学识的浅薄与眼界的不够开阔造成的。

我们总是想尽办法地去战胜痛苦,这无可厚非,因为只要是人,都没有拒绝快乐的理由。我们可以大张其鼓地去驱逐痛苦,但请不要将它赶尽杀绝。因为,即便是作为阴暗面的痛苦,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只有充分承认它存在的必要性,我们才能更理性地去面对它,乃至于最大程度地避开它这座暗礁。

我不清楚现实生活中是否真有所谓的大彻大悟之人,就算真能完全做到不喜不悲、不嗔不痴、无欲无求,当真一点痛苦都没有了吗?那岂不是一并连快乐也剥夺了?如果有,那样的人生还有意义吗?那样的一副形容枯槁外加面无表情就真的是我们想要抵达的彼岸吗?

执与不执也就在一念之间吧,难道执了就是地狱,不执就是天堂吗?不尽然吧!

我做不到大彻大悟,但也不会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好是,流连于执于不执之间,悠游在悟与不悟之中途,如此,甚好!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