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感悟 > 委婉的情商

委婉的情商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6W 次

中国人的情商多用在揣摩人心、圆滑世故上。例如,下馆子吃饭,主人通常会客气一下:“来,你们想吃什么随便点。”你怎么办?最好是做法是让主人先点,看看他点什么。他点的菜,你就选价格不相上下的就可以。

委婉的情商

如果你想来一份龙虾、鲍鱼,就得考虑一下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别吃完了拉仇恨。但要是点了份寒酸的,又往往被周围的人鄙视。所以便有人总结出盖帽理论:你点的菜以价格不超过主人的"标准"为标准。

还有些人就拿“随便”二字来搪塞。一来掩饰了自己不会点单的尴尬,二来“模棱以持两可”的作风可以给自己留下许多回旋的余地。

这种作风运用到职场上就是当领导的故作矜持,当下属的天天揣测上意。例如,领导给你一个批示:“这事你看着办?”这可不是对你有多信任。“看着办”的意思有点类似于“已阅”——你可以按你的意思去做,我既未明确表态同意,也未不同意。如果事情成功了,是我领导有方;如果事情出了纰漏,是你执行上出了问题。

当领导打太极拳的时候,下属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有些下属直接绕过领导,去请示领导的领导,这在职场上有一句行话叫“隔山拜佛”。还有一些以邮件抄送的形式,知会各部门,更使“圣驾闻悉”。上下提防,左右逢源,在中国的职场上屡见不鲜。

这种事往好了说,是中国人的“情商”更高——即不需要通过语言,仅凭人与人之间的感觉就可以“上情下达”,使团队运作自如。往坏了说,组织内部大量的内耗制约了一个民族在创造力和执行力上的提升。

西方人那种“不会拐弯”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直白地说“I don’t think”(我不认为.....),拿到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通常会这样说:“这想法确实不错,但是......”

说话时考虑别人的感受是对别人的尊重,含蓄委婉的表达是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但溺于心术机巧,耽于模棱两可,老于人情世故,这究竟是中国文化之幸还是不幸呢?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