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感悟 > 《“晕轮效应”下所产生的错误判断》

《“晕轮效应”下所产生的错误判断》

推荐人:雲济沧海 来源: 阅读: 5.96K 次

人都是向往美好事物的动物,谁都不想偏于邪恶,甚至是背上这样或那样的骂名,这一点不可否认,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以面子作为人行事的准则。无论时代经历过多少的变迁,也无论世世代代的老少青年有着其不同的生理、心理的差异与变化,这已经是经古不变永恒的定理。社会病态的形成,一部分归于人们自身,另一部分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人们常常高谈阔论,说怎么会这样?其实,问题的发生总有其一定历史的发展过程,而不是一瞬间展现在你面前所看到的结果。如果万事万物能追根溯源,从源头抓起,则要避免的是多少纠纷与曲解。

《“晕轮效应”下所产生的错误判断》

评价一个人的好与坏,可以根据个人主观印象去赋予他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也可以根据他所做出的行动,去静观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格。但你怎么也不可能达到全面客观这个层次,这个层次应该可以说是最高的。认识一个人或真正要认清一个人,有时可能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有必要时,甚至是一辈子都有可能。有人一生勤劳本分,兢兢业业,但到了老来时,到了要盖棺论定的时候,却因为一次仅有的错误,而导致晚节不保,这样的例子是有的,也是不为惊讶和奇怪的;而有的人平生虽然碌碌无为,但是没做伤天害理的事,不过好事也没做几多,就因其在他生命快要终结的时候帮了别人说了几句好话,替人解了围,而从此被人们深记心中。由此,看似两个都平淡无奇的人,世人的评说却各有不同,这难道是无形之中的巧合?还是人们的评论本自就存在体系上的不健全和带有某些情绪色彩和偏见呢?

一根筷子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它所呈现出来的影像像是被折断了一般,怎么也看不出它居然是完好无损的;一个人站在水面观察他自己的面容,水面荡漾的“镜子”中所呈现的都是离散的。所以,既然一切都可以凭借外物来衡量和约定俗成,那么也只能说这是在“晕轮效应”下所作出的错误论断,上面说,人是一种好面子的动物,还没说完,其实也更都是一种情绪动物,容易被事物所牵动,有其感性的一面,也有其理性的一面,当然也分中间派,即知性。

当一个人感性站上风的时候,就会变得冲动和盲目;而当一个人理性大于感性的时候,他便会冷静与沉稳,甚至有时还有点高深莫测的感觉。而至于知性,是归属于“感性”与“理性”中间的那种成分,应该说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大多归属于少有女性的风格,比如很着名的节目主持人,杨澜、陈鲁豫、柴静等。说到这里,不禁要说一个大家可能都忌讳的话题,即“变性”,它经常和变态相挂钩,很多人反感,是因为觉得具有这些情况的人都是不正常的或性心理发育不健全的。其实,不然,很多人看到的都是表面,真正看到实质的人又有多少?常常说到专家,可终究最了解实际情况的还应是这些人自身。我们上述说过,一切现象所产生的结果都有其一定历史事物所累积的过程,那么好,就来说说这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1)曾经某一个阶段长期遭受异性言语的攻击,面临过崩溃的状态;

(2)所遭遇的事件不被世人理解,尤其是自己很是敬重的人(如,家人、老师等);

(3)负面的解读。对事发当事人误解重重,甚至予以批评与嘲讽(如家人、老师等);

(4)所遭遇的重重压抑与阻碍,让当事人心灵中最纯真、光明的一面逐渐黯淡,而造使其变得冷漠、闭锁与极端;

(5)事件的戏剧性让他很是不可思议、诧异万分,甚至长期无法去接受与面对;

(6)爱恨的交替,而并非是归于恋爱这一类型。对异性带有很深仇恨的同时,遇见对自己真心好的,虽有所化解,但现实的理性思维赋予自身顾虑重重。丛生烦恼的同时,试图想摆脱这些,所以反复的压抑与纠结中,有时会丛生另一种极端的行为;

(7)被异性带有侮辱性的言语中伤,造使其心灵再度面临灰暗,逆向的思维会瞬间丛生;

(8)感谢与恨并存。在无形之中像敌人,又像是朋友。也许,可以用一句话予以说明: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智。

(9)一切姻缘的结合都应是异性之间,而并非归属于同性之间,如果一个人坚持他现有的形象,无论她本身是何种性别,我想这其中的道理将不言而喻了吧。

(10)但凡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经意的去做一些与自身本不相符的事情,因为犯不着为此而背上“黑锅”,如果她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爱面子的人。如果她有一些动作,只能说明她心中还残留一些尚未解开的“心结”,她急需将自己真实的世界倾吐出去,而获得真正的理解,而并非是无形中压抑、猜忌、负累的局面。与此同时,并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和进步。

上述的十点不同阶段间接性的过程,不仅是对于事件与现象自身的解剖,也是一种通过几年时间的累积不断论证的最原始的评价与解说。而这,对于深处其中的当事人来说,这是极其宝贵的一笔财富。它所赋予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对于个人而言,而更多的是生命过程阶段中由最初众人言论中的迷失,到最终认知和发现自我的过程。所以,也就有了今日所遭遇“晕轮效应”时,众人产生其错误判断而仍能自信满满,不为愤怒和所惧的真正原因吧。(2013.9.30晚22:50)<附注:“晕轮效应”可以用一个词用以简单的概括,即爱屋及乌。但我更多的理解是为“以偏概全”,无论是针对于好的事物或坏的事物,都即是如此。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