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感悟 > 不要再把孩子泡在茶壶里

不要再把孩子泡在茶壶里

推荐人:小破孩儿不孤单 来源: 阅读: 1.19W 次

古人云:“茶壶里装饺子,有货倒不出”,试问饱满的饺子怎么会从极细的壶嘴里倒出来呢,除非是能变出来的。这又同当代中国的知识人才的困境相似:绝大部分的高知识人才满腹经纶,却无法出口成章,把知识运用到现实实践中,如同一本教材书,只会讲解分析知识点那些没多大实践用处的东西。

不要再把孩子泡在茶壶里

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体制,确保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学习。中国实行学前教育体制,给予父母开发儿童智力的权利与义务。中国实行本专科高校学制,培养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这些本应是交完善及进步的教育体制,能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行合一的人才。但现实中的人才却像是茶壶一样,明明肚子里有渊博的学识,却不管怎么做,都很难把知识完整地运用到实践中。

我国国民受教育的量是其他国家无法望其项背的,但质却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教育的“质”与“量”的严重不平衡是由以下一些原因导致的:

首先是教育的“应式化”。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与高校所能提供的受教育人数不对应,所以产生了这一淘汰性质的高考体制。高考体制是指学生考所选的文理其中对应的六门科目、口语考试等理论知识,并且它的要求是足够的严苛、高门槛,所以有越来越多的高中学校为提高高考名校录取率,硬生生把三年学识的教程压缩成不到两年半的教学用时。用三年的时间学习高中必学知识本来就已经是极限了,而现在压缩教时会驱使老师为达成教学目标、学校指标,只把知识的固化理论部分教给学生,并且简化知识,只把理论知识的最浅层单一的部分灌输给学生。除此之外,还要学生自行通过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以此达到熟能生巧。而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老师的影响,和父母、学校、社会给予的压力,就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大量且肤浅的教材知识,囫囵吞枣,用刷题固化理论知识,用死记硬背“理解”知识。老师、学生这教育的两大主体的行为加剧了教育的应式化、机械化,使学校沦为生产流水线的工厂,使老师变成控制流水线的机器,使学生变成只执行生产命令的机器,没有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只知道执行所要执行的。

从过去十几年的学习阴霾中走出的大一新生,往往无法迅速适应独立自主性强、综合发展要求高、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学生的思维在短时间内难以跳出固化僵硬的模式,难以进入思维实践者的角色。即使大学有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思维、质疑态度、实践能力的平台,但难道用三年地大学时间就能成功地矫正过去十几年养成的固化思维的毛病吗?

其次,人才个人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发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职来职往》这一求职应聘节目中,有一位毕业于清华,在世界名校哈佛留学的“高材生”到场应聘,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名“高材生”没有得到在场任何一家公司的招聘,原因是在与主持人的对话中暴露了他逻辑能力、应变处事能力、抗压能力、实践组织能力低下,缺乏说话技巧,更重要的是,他缺少一个可催促自己奋斗的人生目标等的致命的缺点。这也直观地反映了中国大部分的高知识人才的畸形发展与致命缺陷:单方面擅长固化的理论知识,疏忽实践能力的培养;盲目追求结果,忽略积累经验的过程;目光短浅或是眼高手低,没有长期的奋斗目标;一味相信书上权威知识,缺少质疑能力,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三点,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压力源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进入快节奏时代,一味追求高效率和快速度,所以这促使学校压缩教育时间企图产生人才,但奈何中国国家物质基础尚不牢固,精神建筑还在建立装饰,从而导致人才“快餐化”。社会追求“速食人才”也使得学校和家庭加重孩子成长的负担,如“不能输在起点上”的起点教育潮流,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重要学习方法等都是在扼杀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机会,阻碍创新思维的迸发。试问在这样畸形、残缺的教育环境下一直是压抑着成长的孩子会变成人才吗?

最后,人的懒惰天性。比起要绞尽脑汁地思考,倒不如按照已有的结论去做更舒服;比起要大汗淋漓地外出实践,倒不如静静地待在屋内读理论学知识。没有人是天性就爱劳累,没有哪一个人是不喜欢坐享其成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自有活水源头来。要想让学生不再“有货倒不出”,就应从源头抓起,这样才能为国家、社会栽培高质量的人才。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