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读者文摘 > 把内心的猛虎关进笼子

把内心的猛虎关进笼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7W 次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饲养着一只名为“语言暴力”的猛虎,它会轻易地摧毁信赖、尊重和平等的心态。与行动的暴力相比,这只猛虎伤人的方式不同,痛苦却不遑多让。

把内心的猛虎关进笼子

平日里,我们用修养和道德,自我约束成一座牢笼,死死囚禁着它。然而总有些情绪会成为炸弹,你无法摸准爆炸的时间。可那一瞬总会到来,瞳孔紧缩,笼门破碎,猛虎咆哮,随即是不死不休的厮杀。

近年来以微博为首的网络阵地,渐渐成了新闻的集散地。写下知心话的人越来越少,即使偶有感悟,也大多是“希望别人看到的自己”而已。其实“网络暴力”的源头,未必个个粗俗不堪。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很多还是拥有社会地位的人士——学校的老师、医院的大夫、儒雅的学者、高分的学子,甚至某位斯文害羞的美女……为何在打开网络页面的一瞬间,他们便口不择言,咄咄逼人,尽情啃噬着他人的平静与快乐?

某天,一个男同事说起一位名人由于说错话,被网民围攻,不但被骂得狗血淋头,甚至连作品和家人也被一并粗口对待。那位男同事讲得笑声不断:“这人居然还敢还嘴,一会儿上网看我骂不死他!”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他还嘴你就要骂他?”他理直气壮:“他是公众人物,就该被消费,当然看得不爽就要骂!”我停了停,又问:“如果你昨晚写的那篇新闻稿被读者骂‘像屎一样’,或者你儿子被骂‘废物’,你会怎样?”他一愣,猛地瞪起眼睛,气冲冲地说:“我跟他拼命!”名人也是人,再有风度,也会在无休止的语言暴力中产生“我跟他拼命”的一时冲动。只需一点点“设身处地”就可以理解宽容的事情,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

这个世界上真正修炼到不嗔不喜的高人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人仍然挣不脱负能量所带来的情绪变化:伤感、愤怒、仇恨……而勾起这些情绪的,极大一部分来自口舌之争。人们在批评或攻击他人的时候,总是信手拈来,图一时痛快。然而在遭遇到同样的打击后,却会心存怨怼,觉得对方“真不会说话”。语言冲突,很容易生成“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不良做法。

国外曾推出过一辑关于“语言暴力”的公益广告,从每个人的嘴里伸出巨大的拳头,狠狠击打在别人的脸上,画面十分有冲击力。一声讽刺,一句羞辱,如同虎啸声声,发泄出的不仅仅是对世事的不满、生活的压抑、隐藏的自卑,更多的是对境况的不堪忍受,对现状的无力改变,便只能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还要掩耳盗铃: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痛快痛快而已——反正不会有人知道是我!

少有哪位语言施暴者可以体会到“被害者”的心情。而当他们面临语言暴力的时候,却也深受其害。这往往又是蝴蝶效应,一个语言暴力者感染周围的人,形成片状语言暴力——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一间办公室里,一个人嘴巴坏,其他人也都会热衷于对某件事物发表刻薄看法,导致其他人评价“那个部门的人嘴巴最损”。亲人之间更容易彼此影响,父母言词不谨慎,孩子也容易在自己的群体中惹下口舌官司。

善言暖心,恶语似刀。实在想说,不如考虑换一种表达方式。把“你这个废物”换成“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只是可能还没找到准确的目标”,把“这件事简直被你彻底搞砸了”换成“或许我们可以想一些更好的解决办法”,把“没文化”换成“要不要我推荐几本书给你”,等等。去理解、沟通、体谅、安抚、平和,不再随意开启笼门——除非你能确定,虎无伤人意,人有伏虎力。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