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志 > 心情日志 > 和艺术家郭兰英合影

和艺术家郭兰英合影

推荐人:仙人球 来源: 阅读: 2.35W 次

20年多前,居住在山旮旯的矿工,如果想要亲眼瞧一下著名演艺名人的表演,那可不是容易碰到的事儿,想要和他们合影留念,那更是一种奢望。

和艺术家郭兰英合影

没想到有一天机会却来了。1990年6月7日,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率领她创办的“郭兰英艺术学校”部分师生,来到我所在的单位——邯郸矿务局康城煤矿慰问演出。这一盛事使矿山顿时沸腾起来,人们奔走相告。

当时领导分配我负责舞台服务工作,为此,有不少追星族找到我,让我给他们找个机会要和郭兰英留个影。他们一再嘱咐我,可不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遇。

晚会演出中间,我借了台“珠江”牌照相机,这种类型的相机以前我没有玩过,但相机都是大同小异,在矿上我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摄影爱好者,相机的使用方法,光圈、速度等技术数字应用,这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但也想今天这场面机会难得,可不能有一点闪失。我提前调好光圈、速度,闪光灯指数,电池换上没有开封的,将上等的“富士”进口胶卷装进相机里,只等机会了。

郭兰英演唱了《歌唱祖国》、《南泥湾》等五首原唱歌曲,她甜美的歌声把晚会推向高潮。

晚会结束后,几十位“追星族”已涌到舞台,抢着和郭兰英及演员握手。矿保卫人员也不介意。我挤到郭兰英眼前,不知称呼她什么好,晃着照相机就说:“郭老师!他们想和您合个影。”话音没落,郭兰英愉快地说:“好!好!来来!”

性格外向的人开始抢着和郭兰英单独照,照了十多人,我觉得不对劲儿,这得照得多长时间呀,对郭兰英不大礼貌。我招呼等拍照的人排成两行一起合影,但还是有人想要单独照,没个尽头,这盒胶卷也不知道照了多少张。矿领导走来对我说:“别照了,要照顾郭老师的身体。”郭兰英招呼我:“你忙来忙去的,来咱俩合个影。”我把相机递给别人,和郭兰英单独照了一张。大家让出一条路,鼓掌送郭兰英走出俱乐部。

郭兰英走后,许多人对我说:“多给我洗几张!”

“保存好底片,我要放大!”

……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县城里冲洗这些照片,照相馆说:“明天取”。我说:“急着用。”他说加五块钱快洗费,等三个小时取。我交过钱,一直在照相馆等,过了半个多小时,照相馆的人说:“你过来!你这底片上没图像。是不是拿错了胶片。”一看底片全是白板,顿时我傻了。这时我才想起,在慌乱之中装卷时没有卡上卷,胶卷根本没过,怪不得照起来没完没了的,那热闹的场面都是空拍的。本来过卷时手动没带负荷时会有感觉的,可这一慌乱却疏忽了。

第二天就有人给我要照片,他们和艺术家郭兰英照相愿望都没有实现,让他们白空喜了一场,浪费了表情,也使我摄影技术名声大跌。我只好撒谎说:“照相馆给冲坏了。”有人说:“我找他们高价索赔。”我怕漏馅,又对别人说:“大概是我从外地买了假卷,瞎了。”就这样给这次肇事的我解了围,也挽救会了我土“摄影师”的面子。

那年,虽然和艺术大师郭兰英没有合成影,但她和她的家人以及她的弟子那高尚的艺德和精彩的表演,却深深留在矿山人们的心中。他们来矿演出是为矿山职工义演,不仅不要演出费,也不要纪念品,不要重要领导接见。开演之前的两个多小时,她和在休息室亲切交谈,流露出她对祖国的热爱,对观众的情感,句句话语体现到她的朴实,没有一丝名人的架子。对演出场地、音响、灯光等没有过高的要求,用她的话说:“只要观众朋友有掌声。”

二十年过去了,每当我听到《一条大河波浪宽》、《南泥湾》……就忘不了与郭兰英照相的那件憾事,更想到那次难忘的晚会。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