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志 > 个性日志 > 那些年有家的日子

那些年有家的日子

推荐人:☆Ajuan☆ 来源: 阅读: 3.39K 次

家,是遥远而清晰的梦境;家,是链接根与茎的枝干;家,是从来就不曾离去的爱。

那些年有家的日子

在北国的一个小城市,有一个叫四方台的地方,那里有郁郁葱葱的松林,有一望无际的麦田,有成群结对的小鸟。有小镇一样的喧嚣,还有质朴的人们。

由于爸爸的工作调转我们从市区转到农场。刚开始一切都是新鲜的,第一次看见那无边无际的麦田,第一次到清澈见底的小溪里嬉戏,第一次被那些农村孩子叫我煤黑子。小伙伴们都是对我有敌意的,因为我是不知道哪冒出来的,他们很不友善的叫我煤黑子,以为煤矿的孩子爸爸都是挖煤的煤黑子。其实我爸是自来水公司的,是给他们输送自来水的,这帮无知的家伙怎么也不相信我的话。我也毫不示弱的喊他们老农,老农也是听大人们叫的。后来大家熟了,每天在一起上学,就变成了好朋友。其实,无论是煤黑子还是老农,都是这社会不可或缺的人啊,小时候怎么那么幼稚呢?

在农场上到小学四年级,开始两年多是坐中巴车到一大队去读书的,后来就坐一个敞篷车到三大队的学校去住宿了。折腾来折腾去地都快散架了。别看村里的学校差,但是老师们绝对是一流的好老师,我记得我们班是全校学生最多的班,有二十一个学生。我弟弟的班级只有九个学生,就算老师手把手来教都来的及。虽然第一天住宿的时候,宿舍里哭成一片吵着要回家,后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我记得每天傍晚的时候,我们住校的孩子集体跑到操场上捉迷藏,在皎洁的月光下,踏着皑皑的白雪,咯吱咯吱的跑跳着,直到大汗淋漓才肯回屋睡觉。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啊!好怀念。

五年级的时候,回到了原来的城市,买了房子换了新的学校。很不适应新的班级,40多个学生而且整体素质相当差,由于是插班生所以被分到最坏的班,连老师都懒得管我们的破班级,有逃课的,有打架动刀的,有经常跑出去偷东西的,有谈恋爱的。还有打老师的,为了逃课把班级的烟囱给堵上,把教室的锁头钥匙孔用火烧塑料布的液体堵上,老师也只顾着谈恋爱经常跑哪去也不知道。

每天早上不写作业的孩子都要挨老师一顿打手板,小手都是肿肿的。刚去的时候,老师看我是农村的孩子,就很不屑的看我。第一次期末考试我考了第九名,把我哭死了,以前在农村我可从来没排过第九名。可老师好像有点改变看法了。第二学期就第三名了,还拿了三好学生。现在我才知道为啥自己那时候学习好,因为坏孩子太多,好的也好不到哪去了。也是在那时候,我结识了我现在的闺蜜,每天中午去她家吃饭,给她姐姐打麻花辫子,还听听那古老的卡带,小虎队的爱。

每天中午小峰峰同学都给我买一块钱的牛皮豆,吃的可美了。她妈妈是做生意的,条件比较好我也就跟着沾光了,那时候妈妈买房子欠了钱,我连吃棒冰的钱都不会朝妈要。学校里的孩子条件都差不多,都是工人家的孩子,没什么特别的。现在想想还是那时候好,饿不死也富不了,大人们每天下班了还能聚在一起下下棋,打打羽毛球。哪像现在一天忙的跟陀螺似的,还没房子住。

小区里都是一排排的平房,夏天听蛙鸣蝉叫,看柳絮飘洒。冬天可就没那么好了,房檐头就是一个高高的大垃圾堆,房间里没有下水道,做饭的废水都是用桶装出去倒在垃圾堆的,上个厕所得跑出去两趟房,黑黑的有时候还会遇见抢劫的。到了春天,垃圾堆开始化了,泥泞的路上无处下脚。即便是这样,那时候也没觉得生活有什么不好,感觉每一天的阳光都是那么暖人,河水清澈见底,蓝天白云如画,山上的映山红格外的美,每年的植树节我们都会在映山红花边种松树,如今应该长成参天大树了吧。最喜欢跟着妈妈走家串户的,听一群阿姨们在那唠家常,还拿来织针在那像模像样的学编织,如果不是那时候我太无聊,现在我还学不会织毛衣呢。

后来后来就上学离开了,然后到外地工作。

这两年回去,家已经不复存在了。一幢幢整齐的高楼耸立,可却再也找不回从前的感觉了。老市场没了,大屯的小百货也散了。各大煤矿也相继宣布破产,上万名工人下岗。虽然国家给部分棚户区迁了新居,但是,失去了经济来源的人们还是很恐慌。原来熙熙攘攘的路上,如今也是零零星星的能见着几个人,再也没有了从前的喧嚣。那一排排的平房也拆的差不多了,可是一个资源枯竭的城市,已经没有了生机,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雪地里哀嚎,冷漠而冰凉的等待死亡。

夕阳下山时“小螺号开始广播了”,匆匆忙忙的人群都在赶着回家的路,爸爸背着我,我带着个手套笨笨的吃着冰糖葫芦。那已经远去的岁月,那熟悉的广播声,那甜甜的冰糖葫芦,这一切似乎只是在昨天,从来没有在我的内心消失过。

一代代的人们用他们的勤劳,为国家源源不断的输送着煤炭资源。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把青春埋葬在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曾经挥洒的汗水,曾经经历的险情,甚至奉献了宝贵的生命。祖国啊!你似乎从来没有注意过我们这群生活在北国煤都的人们,在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需要你来为我们撑起一片蓝天。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