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心情随笔 >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48K 次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起于晋,成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

“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一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并在此地组建家园,三坊七巷便是这些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是十分有意义的历史遗迹。

三坊七巷,由北向南扩展,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后街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故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主干道;“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都在东街口附近;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都在西边。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上都很有特色。特别是墙和顶,徽派马头墙是清一色的人字形,而三坊七巷的马头墙则多呈回字形曲曲弯弯,白墙瓦屋、曲线山墙。若从高处俯瞰房顶,屋脊上的嵌瓦则像蛇鳞斑驳蜿蜒,生动而曲折。

建筑装饰方面,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但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禅精竭虑。在这个街区内,不少房屋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其门窗的漏花采用镂空悬雕、榫接而成,工艺精巧。有精雕细刻的石木构件和舒展的大红斗门,宅院四周或左右围有土筑的马鞍形风火墙,有的墙峰饰以飞龙飞凤、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街区难以企及的,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宋代曾任过福州知州的散文大家曾巩在他所撰的《道山亭记》中写道:"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居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其中便指出来福州古建筑的魅力,而三坊七巷正是福州古建筑的代表。三坊七巷其独特的居住生态和建筑风格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街区群落,是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的三坊七巷,是古与今的结合体,传统的建筑,现代的商业,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护传统历史风貌与发展现代城市建设相得益彰,为传承闽文化的“根”与“魂”做出了突出贡献。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