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心情随笔 > 夕阳醉美

夕阳醉美

推荐人:春云 来源: 阅读: 2.44W 次

近日,枝江市作协举办了“文学长征路、激情枝江行”•百里洲“关爱孤寡老人”主题采风活动。我一看到通知,立即报名前往。

夕阳醉美

因为,枝江市内最大的产棉区——百里洲,是我的出生地,是养育我成长的故土。在瓜字初分之时,适逢高考,被宜昌地区农业学校录取。两年后毕业,又被分配到此工作三年,其中的一年光阴,兼任新和乡管理区妇联主任。管理区所在地,位于白马寺村辖区。其西侧即为新和中学。

百里洲镇原有三所福利院,即新闸福利院、冯口福利院和刘巷福利院。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具体现状,于2012年将新闸、冯口两地的福利院合并,之后又于2016年11月与刘巷福利院合并为百里洲中心福利院,搬迁于新和中学原址。

因而,这地、这人,与我真的有不解之缘。

这里宽阔平坦,交通便利。距离刘巷集镇3.5公里,距离白马寺码头(开往枝江城区)3.5公里。院落大门前一条乡村公路,直达长江江堤。春有梨花赏,夏有西瓜尝。秋冬时节,路旁、篱边、田间地头,丛丛艳菊,芳香遍绕,盛开无尽。柑橘橙柚,酸酸甜甜,适量摄入,美容养颜,开胃醒脑。

这里占地64亩,是宜昌市内规模最大的福利院。院内宽敞的柏油马路,通达至每一栋大楼。四季常青的塔柏、广玉兰、桂花、香樟、红叶石楠等绿植,将有着欧式风格的两

层大楼掩映,更显宁静祥和。

每间屋子里,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共用活动室是老人们小聚之地,宽敞舒适。他们坐在靠背椅上,稳当、舒服。外走廊里,窗明几净,阳光投射进来后,屋子里显得暖洋洋的。有的老人就直接坐在走廊里,朝着窗外,欣赏着绿地葱茏的美景,欣赏着护工穿梭于厨房餐厅,走过柏油大马路,端上冒着热气的可口饭菜,送到自己面前••••••

这里现有103位老人,年龄最大的92岁。孤寡老人75人。这里也是全市集中供养孤寡老人最多的地方。按照相关规定,五保老人达60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予以纳入。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8人,半失能8人,精神障碍患者住院6人。

近段时间以来,每天最高温度约在摄氏14度以上,若是遇到晴好天气,有时达到20度左右。这是老人们最喜欢的时刻。

一些能行走的老奶奶们,会手牵着手,悠悠荡荡地走在平平坦坦的柏油马路上,晒晒太阳,聊聊天;有的腿脚不很灵便,会杵着拐杖,一步一挪地径直走到凉亭里坐坐,眯着眼睛养养神;还有坐着轮椅的老人,那轮椅是可以折叠存放的,只见他们很熟练地伸出双手,握住把套,向两侧轻轻拉动,让左右车架进行分开,用手在坐垫上撑一撑、压一压,自己觉得很牢实了,便双手抓住轮椅两侧扶手,缓慢、侧身,把屁股送到轮椅上,然后,扳动助力刹车,驶向院内空旷地,汇聚到晒太阳的人群里。

那些身体全身瘫痪、或半瘫痪的老人们,只能由护工抬着、搀扶着坐上轮椅,脑袋歪扭到一边。护工推着他们出来,呼吸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享受温暖的阳光。这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极大的快慰和幸福了!

院长刘为清,50多岁,最大的特点,为人和善,一脸的朴实、谦逊,像农民下地种田一样的衣着,说话办事像儿子对父亲一样的虔诚。喂猪、种菜、下厨,样样都来,把环境建设到位,把院内管理上个台阶,大家有目共睹。

称这里的环境居宜昌第一,也不为过。

一个护工护理20人,一栋楼,上下两层。年龄最大的护工56岁,也是工作年限最长的,达14年。她叫赫书芹,新和村人。

她说:一切为了老人,搞好服务,浆洗,端饭,递水,为瘫痪在床的老人擦洗身子,尽自己所能,让老人满意,让领导满意。

现年77岁的彭光凤婆婆,已是糖尿病晚期,右脚肿得像个包子,且溃烂,双眼失明。她每天为彭婆婆端屎端尿,拖地扫地,统被换被,喂牛奶,持续一年多。几乎每天半夜起来伺候。前几日,她晚上九点查房,发现彭婆婆倒地了,拉大小便的桶随之翻倒过来,尿和屎粑粑满地都是,彭婆婆也糊了一身屎粑粑。她一边跟彭婆婆换上干净衣服,叫来护工帮忙,合力将彭婆婆抱上床,一边拖地,接连拖了三遍,才勉强消除异味。

约晚上十点多钟,累了好大一会儿的赫书芹刚躺下,又听到陈婆婆呼叫,说彭婆婆又从床上滚到地上了。

彭婆婆腿子无力,摊在地上,显得格外沉。她就又同管安全的杨东一起,将老人抬到床上。老人身高接近1.6米,体重约100斤。老人自己不能得力,搬动时感觉在往下拽动一样,几个人在温度只有几度的初冬夜晚,仍然累得出了大汗。

一位江爷爷,今年60岁了。年轻时到东湖村某独女户上门,2016年骑摩托车,在刘巷镇上办事儿,与迎面而来的大车相撞,车祸导致左大腿骨折,加之原来右眼失明,现在坐着轮椅。她尊称赫书芹为赫大姐,对我说:赫大姐把我们都照顾得很好。

一句“赫大姐把我们都照顾得很好”,没有任何修饰或夸张的语言,却道出了老人们生活安逸、满意、满足的姿态。

该福利院获得湖北省民政厅授予的“三星级农村福利院”光荣称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人类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生活理念、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老人集中养老、群居养老,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让老人们不断获得幸福感、存在感,而摆在各级的重要议事日程。

作协能把采风创作的基调定在社会福利院,定在关爱老人的点点滴滴上,从最底层的孤、寡、残、幼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社会成员中,发掘、宣传通过一代代社会服务人员的艰苦努力,带来的社会福利事业的巨大发展变化,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真正地体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劳有所获”,而成其为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从而推出更接地气、更受大众欢迎的文学作品。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