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心情随笔 > 一沓纸的故事

一沓纸的故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5K 次

中国是纸的故乡。考古发现,早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侯纸”原料易得,使得纸的产量大增。东汉后,历朝历代都在改进和发展造纸术,唐朝发明了宣纸和硬黄纸,五代北宋时,澄心堂纸光滑有韧性,明清时白纸、彩纸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然而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长期以来广大贫苦人家所需纸张却非常紧张。

一沓纸的故事

上小学的时候,一直到三年级,我的书包里只有学校发的算数和语文课本以及两科作业本,没有多余的纸张。平时验算,就把废旧电池的中芯取来在地上画,或者找根木棍,一头稍微削一削,在地上练字和验算。那个时候,如果哪位同学书包里有哪怕是用废旧的不是白色的包装纸装订的书写本,就会让其他同学羡慕不已。人家里上厕所如果有比较充足的旧报纸,那这个家里肯定有“公家的人”,就已经是家境不错的了。

由于没有多余的纸,我和三哥那时候就特别渴望能得到点纸,有个属于自己的小本子,不论颜色咋样,能写字就行。可实在是大家都一样的贫穷,这个愿望长时间没有得到满足。终于在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和三哥都拥有了一个用牛皮纸装订的本子,是母亲从一个邻居家讨来的。这个邻居家里有人在乐都“五二厂”里上班,据说“五二厂”是当时生产炮弹的国营军工厂,炮弹用一种厚实、光滑的牛皮纸包裹后装进弹药箱里。邻居家的工人拿一些用剩下的牛皮纸到家里,被我母亲探知,母亲不知用什么做承诺或者做交换,为我们哥俩讨来一沓子。

母亲均匀地分开、裁好、用线缝订好,珍重地交给我俩,叮嘱我们好好学习,别浪费了。我们无比珍惜这个“特殊”的本子,一笔一画在上面认真书写,几乎不离身保存这个本子,正反面写满后,又用橡皮擦干净再写,直到它实在不能承担书写为止。能拥有一个正本之外的自己的本子,可以在上面自由书写,不用上交老师,不用太正规,还很结实,能反复用,这在哪个时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牛皮纸小本子承载着母亲的殷殷期望,承载着我懵懂的欢乐,陪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在老家的习俗里,用纸有禁忌,纸随着颜色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用处,是不能随便乱用的。一般白纸用来糊窗子,遮风,透亮;红纸用来写对联,贴对子,喜庆,辟邪;黄纸用来做纸钱,烧给先人,寄托哀思。每逢过年,再穷的人家,也会买两张红纸,请村里的“写家子”写几副对联贴在大门和柱子上,挡挡邪祟,图图吉利,求个平安幸福。遇有重大节日,再没钱也要买几道黄表,或者用钱模在裁成四方形的黄纸上打上钱印,连同祭祀品烧化给先人,让祖宗安生,求祖宗保佑。

直到今天,用黄纸印纸钱,烧纸钱,依然是广大农村上坟祭祖习俗的主要仪式之一,只是烧纸的数量和质量比以前多,比以前好。“事死如事生”,后人把一沓沓纸钱连同祭祀品虔诚的烧化给先人,相信自己的孝心和思念会随着哪些纸钱到达祖宗那里,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祖宗崇拜的延续,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祖追宗”,“光耀祖宗”的理念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代代相传,从而使我们民族较世界上其他民族多一些人伦味,多一些凝聚力,多一些家国情。

今天的中国,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商店里各种纸张玲琅满目,书店里各种书本充盈柜台。人们各取所需,家家户户都备有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纸,学生的书包里设计精美、印刷考究的笔记本、日记本、作业本已经达到了“减负”的程度。店里有货,家里有钱,学生们再也不会发愁没有本子书写,家长们再也不用求人给点纸张给孩子制作书写本,用牛皮纸做孩子们书写本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感喟于过去的沧桑岁月,感动于今天的伟大时代,作拙文以记之。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