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战史风云 > 黄兴与孙中山有何恩怨

黄兴与孙中山有何恩怨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3W 次

[史海秘闻历史秘闻]在辛亥之际的历史转型中,黄兴是孙中山的最佳配角,他是一个具有强烈配角意识的历史人物,从未想要取代孙中山。虽然他有这样的机会,也有这样的威望与实力。但他认为革命“不能有丝毫私意、私见、私利、私图”,当有人请求他取代孙中山时,黄兴却决然表示,“革命为党众生死问题,而非个人名位问题,孙总理德高望重,诸君如求革命得有成功,乞勿误会,而倾心拥护,且免陷兴于不义。”

黄兴与孙中山有何恩怨

但就是这一对亲密战友,在辛亥革命前却差点关系破裂。事情缘于为选用民国国旗而起争执。

1905年7月,黄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并和孙中山共同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据《章太炎自定年谱》和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记载,1906年,同盟会集会研究革命方略,并讨论日后所用的中华民国国旗。孙中山主张用他的乡贤、已牺牲的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但黄兴却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觉得青天白日旗设计不美,而且和日本太阳旗又相近似。孙中山于是稍稍作了让步,提出旗子可改作红蓝白三色,这样既符合自由、平等、博爱的真义,又增添美观。不料黄兴还是不予接受。甚至大怒,誓言要脱离同盟会。这是辛亥革命以前孙、黄最大的一次分歧。

顾全大局———这是黄兴身上一个突出的亮点,也是他鲜明的革命性的体现。这一点,在他兢兢业业辅助孙中山从事革命事业上,尤为明显。对此,我们只要将历史上两次“倒孙”事件重新梳理一下,便可知晓。

第一次“倒孙”事件发生于1907年3月4日,当时章太炎、张继、陶成章等人就潮州、惠州等地起义失败和孙中山分配赠款一事,要求罢免孙中山同盟会总理职务,改选黄兴为总理。

黄兴则决然表示,“革命为党众生死问题,而非个人名位问题,孙总理德高望重,诸君如求革命得有成功,乞勿误会,而倾心拥护,且免陷兴于不义。”

不要陷我黄兴于不义——一个“义”字,就像一面高高飘扬的友善的旗帜,拂去了一片甚嚣尘上的“倒孙”聒噪。

第二次“倒孙”事件发生在1909年秋天,同盟会会员陶成章和李燮和等人代表七省同志在南洋起草了所谓的《孙文罪状》,要求开会改选同盟会总理。黄兴竭力抵制,还写信为孙中山辩诬,并亲临南洋平息那里的反孙情绪。黄兴又一次举起了友善的旗帜,来化解同志间的矛盾。黄兴逝世后,章太炎书挽联曰:“无公(黄兴)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对此,黄兴本人说得很透彻:“太平天国起初节节胜利,发展很快,但因几个领袖互争权利,终至失败。我们要引为鉴戒。肯自我牺牲的人才能从事革命。革命同志最要紧的是团结一致,才有力量打击敌人。要团结一致,就必须不计较个人的权利,互相推让。”

黄兴的历史地位被降低,有学者认为,主要缘于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他与孙中山之间的激烈争论。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被袁世凯指使的刺客暗杀。黄兴主张依靠法律解决“宋案”,孙中山则主张依靠武力,二人各不退让。不久,“二次革命”迅速失败,大部分骨干亡命日本。孙中山在总结失败原因时,强调了革命党人的主观因素:一是不服从,二是不统一,尤其是“不肯服从一个领袖的命令”,着重提到了黄兴。

在日本,黄兴去见孙中山,遭到痛骂。两人关系出现裂痕。之后,他们又在建党问题上意见相反,争论激烈。据说,当时二人感情激昂,“时声高惊四壁”。晚餐后又激烈争论,“深夜未尽,不欢而散”。而在此过程中,同为孙中山左膀右臂的辛亥革命早期革命家陈其美,毫无保留地站在孙中山一边,黄兴被孤立。1914年6月,黄兴致函孙中山,作最后“忠告”,孙中山则复函,劝其“静养两年”。1914年,黄兴离日旅居美国。袁世凯死后,他于1916年7月回到上海,同孙中山恢复了往日的亲密,但却于10月31日在上海病逝,享年42岁。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