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战史风云 > 浅论三国三大战役之夷陵之战

浅论三国三大战役之夷陵之战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28K 次

浅论三国三大战役之夷陵之战

三国史上,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称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夷陵之战均以以弱胜强成为军事史上的典例,这三大战役都采用了火攻,并且正是这三把火而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书生妙计烧连营,先主托孤白帝城”,然而夷陵之战果真是以弱胜强,当真是一把火烧光了蜀军精锐?其实这些都有待商榷。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要深入分析夷陵之战,还得将目光放回孙刘联盟结成之时。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迫于曹操大军的压力而结成军事同盟,而后大败曹军于赤壁。大战过后,一个关乎两家发展前途甚至是否能完成统一大业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荆州的归属权。早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鲁肃就提出来一套战略方案:“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势。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成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鲁肃传》)后来诸葛亮在其著名的《隆中对》里为刘备谋划:“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诸葛亮传》)肃、亮二人所谋之划何其相似,其核心都围绕着先取荆州之地。那曹孙刘为何都虎视荆州?因为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处于长江中游水网之中,主要为平原、丘陵地带,渔业、农业比较发达。溯游而上可取蜀地,沿江而下可捣建业。而要想驰骋于荆襄,必须要组建强大的水军,赤壁大战后,曹操无力争荆州,于是孙刘之间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争夺战。

值得注意的是,赤壁之战后东吴有一场流产的军事行动。那时的刘备只有荆州南边四个郡,并被周瑜遏制在长江南岸,夷陵至江陵一线牢牢掌握在东吴手里,具有西入蜀地的条件。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诣京见权:“乞与奋威俱进,取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足戚)操,北方可图也。”(《三国志•周瑜传》)从周瑜的谋划来看,自赤壁之战结束后他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认识,胸怀统一天下之志,并为孙权规划好了东吴的发展方向。另外即便作为武将的甘宁也曾向孙权陈计:“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三国志•甘宁传》)

可不久周瑜就英年早逝甘宁也过早去世。正因为周瑜、甘宁的早逝,东吴攻打西川的谋划才会搁浅,当初周瑜、甘宁劝孙权打益州时,孙权曾与刘备商议,探其想法,不料狡猾的刘备却认为这是破坏孙刘联盟,虚伪的称“且备与璋托为宗室,冀慿威灵以匡汉朝《资治通鉴•卷六十七》”。同时派出军队扼守不让吴军进军益州,于是刘备自己独自进军得了益州,孙权终于看透了刘备其人的本质,大骂:“滑虏,乃敢挟诈如此!”《资治通鉴•卷六十七》

之后的鲁肃,对刘备的策略有所调整,更是失误的借给刘备土地。笔者认为这为孙权之后攻打荆州,与刘备决于猇亭埋下了伏笔。荆州的问题解决不了,孙权的统一大业便实现不了,及至孙权又得了交州完全霸有南方同时试图北伐,数次交战于合肥,却都以失败收场,这也让孙权充分了解到国际形势和自己的军事素质,更坚定了夺取荆州的决心。鲁肃既没,吕蒙代之。吕蒙年轻时便跟随周瑜东征西讨,屡建战功,深受周瑜的感染,走马上任后就上书孙权:“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关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国志•吕蒙传》)

吕蒙此次建议说到了孙权的心坎里,孙权所虑者唯曹操也,吕蒙这番话不禁使其想起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号称四十万步骑南下,自己却以七万之兵相据月余,曹操不能胜,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豚犬耳!”(《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思量后,认为吕蒙所说极是,东吴完全有实力统一南方最后与曹操争夺中原。

孙刘联盟的脆弱、刘备集团的迅速膨胀、孙权一匡寰宇的志向等种种因素交织起来,终于使孙权与刘备撕破脸兵戎相见。建安二十四年,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夺回荆州,多年夙愿终于实现。有人认为,到此时孙权已心满意足而苟安一隅,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是孙权准备争夺天下的开始,且看夺荆州之后孙权所作的布置:迁治所于公安后又迁于鄂;向魏进贡称臣,向中原购买马匹以组建步骑陆军准备进取益州;以陆逊为将,进驻夷陵,以周泰为汉中太守,进图汉中,又以刘璋为益州牧而驻军秭归。(《中国历代战争史》台湾三军大学编)

面对东吴的威胁,刘备似乎并不警觉,而是忙着称王、称帝,导致了关羽之败。刘备这种“小富即安”的状态使其失去了一争天下的可能。直到部下孟达以上庸地区降魏,兵锋直指汉中和益州时,刘备才感觉到了威胁,开始着手东征。那孙权何故迟迟不进兵益州?期间东吴许多变故,曹操死其子曹丕窜汉,东吴需要重新巩固对魏外交策略,面对新的魏国皇帝需要在利益上有磨合时间;不幸的是东吴主帅吕蒙早逝,东吴一下失去擎天之柱不敢贸然进兵,况且步骑陆军还没有组训到位。

现在的问题不是刘备能不能统一天下匡扶汉室的问题了,而是他能不能苟安西南即将面临生死决战了。刘备重要的谋臣诸葛亮在这期间态度较为暧昧似乎他也认为荆州有必要再次收回好为以后进军中原作准备,诸葛亮抱着侥幸心理同时也料想刘备此去不会吃败仗,故而没有再三劝阻,直到闻讯刘备兵败才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法正传》

诸葛亮将责任推到死人身上,可见对于夷陵之战他是没有尽到责任的。所以,刘备忍痛咬牙打出为关羽报仇的口号开始东征,此时是黄初二年章武元年七月,距离关羽之死已经过去一年半的时间,故笔者认为刘备虽带有复仇雪耻之意,但实为理性思考后的举动,是为了巩固蜀汉新政权的被动之战。正如刘晔为曹丕的分析那样:“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疆,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三国志•刘晔传》)

就目前论实力,刘备根本不足以灭吴,就连收复荆州都难以实现,所以刘备东征只想点到为止,象征性收复些失地,迫使孙权重新与自己结盟。不幸的是正当集结部队之时,刘备手下大将张飞为部下所害,可谓出师不利。至于刘备究竟能带多少部队东征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关乎到夷陵之战所谓以弱胜强的结论能否成立。笔者认为蜀军能参加东征的部队应当在五万至六万之间,当年刘备入川之时所带荆州兵以及后来诸葛亮所领援军应在四万左右,在得到刘璋援助和兵不血刃占领成都后得到益州兵应在五万左右,接着北上征张鲁而得汉中,蜀军除关羽的荆州部队其人数当在十万以内,当然已将战斗减员算在内了。要知道,后来经诸葛亮治蜀后,蜀汉人口不过94万而部队规模为十万,所以此时刘备的蜀军只可能少于十万而不会多于十万。那么十万人部队刘备又能带走多少呢?

首先,汉中的驻军不能少于三万,由马超和魏延率领防备曹魏来袭;成都的卫戍部队至少也在五千;驻守各郡县和关隘的部队也应该有一万人,所以此时刘备能带走的部队应该在五万五千至六万这个数字。大军出发时,刘备留下赵云在江州,其兵力保守算的话也有三千。刘备来攻,孙权便立即调整部署,先以诸葛瑾议和,即使不成功也能拖延时间,为东吴部署部队赢得时间。东吴方面做了以下的军事部署:陆逊、李异、刘阿驻军巫县至夷陵为前军;宋谦领水军驻枝江,孙(木亘)屯军夷道是为中军;朱然和韩当守江陵,徐盛守当阳,诸葛瑾守公安构成后军;孙权率其他将领坐镇武昌调度各方,另有鲜于丹等领军一万与武陵长沙一带的蛮夷周旋。可见,孙权做了周密的部署,设置了三道防线,即使陆逊战败,吴军任然有回旋的余地。

黄初二年章武元年七月,蜀军吴班、冯习击败吴军的李异、刘阿于巫。蜀军“进兵秭归,兵四万余人。”(《资治通鉴•卷六十九》)同时,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恒等五万人据之。”(《资治通鉴•卷六十九》)八月,孙权向曹丕称臣并受其封为吴王,至此孙权没了后顾之忧能从容地与蜀军决战。战争进行到这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自从七月的边境交战后,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双方并没有军事行动,也就是蜀军的吴班、冯习的四万人与陆逊的五万人相对峙。自从边境交战后,再次引发战火的竟是东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国志•吴主传》)刘备也许当时不在前线而回国做战争动员,闻讯后便迅速赶回“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三国志•先主传》)由此,战争再次爆发。

经过边境交战,陆逊似乎看出了蜀军的优劣之处,后勤保障的困难和水军的不济,虽然刘备身边还有一支随其转战多年的骑兵部队,可惜的是蜀军的水军无法有力的支援陆军即使刘备还有一部分当年从荆州带走的水军,但水陆军还是难以协同作战。针对这些,陆逊决定诱敌深入,拖长蜀军的补给线,把崇山峻岭留给蜀军,使其那支骁勇善战的骑兵发挥不了优势,将水流湍急的长江三峡留给蜀军水军使其有进无退,而自己则可以率军以一处险隘之地遏住蜀军,背靠孙权部署的各路大军而能互相呼应,重要的是身后的“鱼米之乡”正好使军队衣食无忧。蜀军将领黄权看出大军危险,向刘备进谏,无奈刘备不听劝告,因为此时刘备说不定萌生了收复荆州的愿望,试图再为统一大业努力一次,毕竟自己已是年过六偱的老人了。此时刘备担心水军不敌吴军的水军,于是舍弃上游的优势使水军屯于夷陵一线,只带领陆军深入穿插,同时刘备遣黄权领兵五千驻扎江北一为策应水军,而是北防曹魏,南监吴军,必要之时进行迂回吴军背后作战。就这样刘备放弃了水军辛苦地“自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领,军于夷道猇亭。”(《资治通鉴•卷六十九》)

可以看出,这时的刘备带着陆军孤军深入,艰难地行军,并且是沿着长江南岸,完全与夷陵的水军和黄权部队分成了两个孤立的兵团,需要指出的是,蜀军此次深入应该有少部分水军跟进以作运输和交通工具之用。那么深入吴境的蜀军兵力当在四万人左右,蜀军沿着长江南岸进军,地势也逐渐开阔,前锋部队击败孙恒的部队,并且将其围困在夷道城。这时,刘备得知陆逊主力已达猇亭一线,随即亲率主力回到江北与陆逊拒与猇亭。刘备的意图是要先消灭孙恒,如此不但能打击吴军士气而且可以随即包抄吴军主力,只是蜀军兵力不占优势,前锋既不能迅速消灭孙恒,刘备也不得不带着主力去阻击陆逊,这样一来蜀军的兵力更加分散,最要命的是蜀军在此没有水军掩护。陆逊在猇亭先是识破刘备的诱敌之计,提高了在军中的威望,随后又有孙权派出的部队向其靠拢,所以决战的时机渐趋成熟。

不久,陆逊给孙权上书,陈述了决战时机已到。现在刘备没了水军掩护,兵力又是如此分散且吴蜀兵力对比不相上下,蜀军军中也没有像样的大将,所以吴军反击的机会来了,而且克敌制胜的关键便是水军。陆逊曾作试探性的反击“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资治通鉴•卷六十九》)

虽然反攻失败,但是陆逊却看到了蜀军的弱点所在,原来三峡地区树木繁盛,岩石颇多,但是大量搬运石头以造工事所花代价太大,于是利用圆木构筑防御工事,不但坚固而且省力省时。重要的是蜀军连营兵力分散,每逢作战蜀军各部需要等待刘备行营传来的军令方可行动。所以陆逊调整战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三国志•陆逊传》

这里所说的火攻有那么厉害,导致蜀军前锋兵团全军覆没并且高级将领全部阵亡,不能过分迷信火攻吧,火攻只能算是进攻时的一种攻坚方法,至于所造成的“火烧连营”乃是意外收获。那么造成这一局面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正是吴军的水军部队,前面说到朱然有一支五千人的水军在开战前曾驻守江陵,那么现在决战时,这支“奇兵”出现了,朱然的部队和陆逊主力同时出动。陆逊全力攻击刘备行营,并使其命令无法传递出去,混乱之中的蜀军只能是各自为战。朱然则从水路切断蜀军前锋的后路,可能进行了登陆作战以配合陆军,“黄武元年,刘备举兵攻宜都,然督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备。然别攻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破走。”(《三国志•朱然传》)

被断了后路的蜀军的前锋兵团瞬间崩溃损失殆尽,既然朱然等人已经得手陆逊的火攻也已奏效,所以陆逊这才命令各路吴军全线反攻,刘备的主力也在奋力作战企图扭转局势,不过蜀军过于分散且得不到命令故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可是朱然消灭蜀军前锋后再次包抄刘备后路,与陆逊、韩当等将领合兵一处和蜀军决战于涿乡,“宜都之役,与陆逊、朱然等共击蜀军于涿乡,大破之”(《三国志•韩当传》)吴军援军由诸葛瑾、骆统、周胤从公安方向而来与陆逊会合一处大破刘备主力于猇亭,至此蜀军主力全部战败。这次吴军的反攻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水军能够顺利的实施分割包围截断蜀军后路,使其始终组织不了有效的反攻,“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三国志•黄权传》

仓惶之间,刘备逃至马鞍山收拢残兵并稍作防御部署。当时蜀军水军部队尚存,刘备并不甘心就此败于陆逊,即使撤军回白帝城仍不确保吴军不来进攻,趁着还有反击的机会要搏上一搏,“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三国志•陆逊传》

陆逊的吴军很快将马鞍山四面围定,不过马鞍山之战却应该是以水军决战为主,加之刘备身边有部分中军主力,这支部队跟随刘备多年,战斗力强悍且忠心耿耿,所以战斗很激烈,“土崩瓦解,死者万数。汉主夜遁,驿人自担烧铁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资治通鉴•卷六十九》

蜀军的水军本来就缺乏陆军的掩护,如今刘备再败,水军孤立并且是逆流而上,很快被吴军赶上予以歼灭,“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资治通鉴•卷六十九》

其后东吴将领有的主张追击刘备将其活捉,一举并益州;有的则认为曹丕即将来袭且进兵益州仍需要一定的军事行动,恐非一时就能攻下,加上陆逊本人过分重视夷陵至江陵一线,不愿贸然进兵。这与周瑜比起气魄稍逊,可谓是三分之才而不是一统之才,以当时的形势东吴能够擒住刘备,即便攻不下益州但是蜀汉灭吴亦不远矣,中国将提前进入南北对峙。

总之,夷陵之战刘备惨败,尽丧军中精锐,葬送了许多人才使得益州人才凋敝,蜀国从此处于四塞之地而偏安西南,再也没能有什么大作为。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