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文史天地 > 顽固蹶叔的寓言故事:《蹶叔三悔》的原文及正文

顽固蹶叔的寓言故事:《蹶叔三悔》的原文及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71K 次

《顽固的蹶叔》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出自《郁离子·虞孚》。其中包含龟阴种田、汶上经商和航海东行三件事情,表现“蹶叔”顽固不化、刚愎自用、悔而不改的性格。那顽固的蹶叔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顽固蹶叔的寓言故事:《蹶叔三悔》的原文及正文

蹶叔三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做蹶叔的人,性格很是倔强,又常常自以为是,爱跟别人唱反调。

蹶叔在龟山的北面种粮食,又想与人家倒着来。他在高而平的地方种水稻,却在又低又潮湿的地方种高粱。他有个很忠诚的朋友,见他这样做不会有什么好处,就好言劝说他道:“高粱适合种在旱的地方,水稻宜于种在低湿的地方,可是你现在正好相反,违反了水稻和高粱生长的习性,那怎么能获得丰收呢?”蹶叔听了朋友的话,一点都没放在心上,还是我行我素。结果他辛辛苦苦地种了10年地,每年都歉收,粮仓里一点储备也没有。眼看就快没饭吃了,他这才去看朋友的地,发现朋友正是像他劝说自己的那样种地,所以获得了丰收,不由得懊悔万分,就向朋友道歉说:“您说得对啊,我知道改悔了,不再不听劝告了。”

后来,蹶叔到汶上这个地方去做买卖。他做生意完全不加考虑,看到别人抢购什么货物,他也一定进什么货,处处都硬要和人家竞争。这样一来,他的货一到手,积压得厉害,使他手上的货总是卖不出去,价钱被压得极低。蹶叔的朋友担心他吃亏,就又教他说:“善于做买卖的人要进别人暂时不争不抢的货物,这样,一旦等到机会来了,就可以获得好几倍的利润,这正是古代大商人白圭致富的原因啊!”蹶叔又不听。过了10年,蹶叔常常亏本,终于入不敷出,到了非常困窘的境地。这时,蹶叔才又回想起了朋友的话,意识到朋友是正确的,又去找到他的朋友道歉:“我现在知道自己错了,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敢不改悔。”

有一天,蹶叔要驾船出海,邀请了他的朋友一起去海边。他的朋友将他送上船,告诫他说:“等你到了海水归聚之处,一定要返航回来,不然船一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蹶叔表示自己记住了,会听朋友的话。蹶叔驾着船随着波涛向东驶去,航行了些日子,到了海水归聚的深渊边上。这时候,他又犯了那顽固的老毛病,不相信朋友的告诫,还是继续前进,结果船卷入深深的大壑中。蹶叔就在这黑暗的地方,忍受着颠簸和孤独,非常艰难地过了9年。直到一次赶上大鲲化为大鹏时激起的巨浪,才总算被冲出了大壑,可以回家了。

蹶叔回到家里,头发全白了,形体枯瘦得就像根蜡烛,亲朋好友没有一个人能认得出他来。蹶叔再次找到他的朋友,深深地拜了两拜,还对天发誓说:“我如再不改悔,请太阳作证惩罚我。”他的朋友笑着说;“改悔是改悔了,但还有什么用呢?”人们都说蹶叔三次改悔就度过了一生。

蹶叔直到碰得头破血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知道改悔,白白浪费了大好青春。我们做事情,应该吸取这个教训,不要一意孤行,遇事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才能获得成功。

蹶叔三悔原文:

蹶叔好自信而喜违人言(2)。

田于龟阴(3),取其原为稻,而隰为粱(4)。其友谓之曰:“粱喜亢(5),稻喜湿,而子反之,失其性矣,其何以能获?”弗听。积十稔而仓无储(6)。乃视于其友之田,莫不如所言以获。乃拜曰:予知悔矣。”

既而商于汶上(7),必相货之急于时考趋之(8),无所往而不与人争。比得(9),而趋者毕至(10),辄不获市(11)。其友又谓之曰:“善贾(24)者收入所不争(12),时来利必倍(13),此白圭之所以富也(14)。”弗听。又十年而大困,复思其言而拜曰:“予今而后不敢不悔矣。”

他日以舶入于海(15),要其友与偕(16),则泛滥而东,临于巨渊(17)。其友曰:“是归墟也(18),往且不可复。”又弗听,则入于大壑之中(19),九年得化鲲之涛嘘之以还(20)。比还而发尽白,形如枯腊,人无识之者,乃再拜稽首以谢其友(21),仰天而矢之曰(22):“予所弗悔者,有如日。”其友笑曰:“悔则悔矣,夫何及乎!”人谓蹶叔三悔以没齿(23),不如不悔之无忧也。

蹶叔三悔的注释:

(1)本篇选自《郁离子·虞孚》。蹶叔:作者假托的人名。

(2)违——违反。

(3)田——种田。龟阴——地名,在今山东省。《左傅·定公十年》:

“齐人来归郓、灌、龟阴之田。”当为本篇所本。

(4)原——指高而平坦的地方。隰:低湿的地方。

(5)亢——高而干旱。

(6)稔(ren忍)——年。

(7)汶——水名,在今山东省。

(8)相——看。

(9)比——等到。

(10)毕至——全都来了。

(11)辄——常常。不获市——卖不出去或卖不到好价钱。

(12)贾——读“gǔ”,做买卖,经商。

(13)时——时机。

(14)白圭——战国时周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15)舶(bo伯)——大船。

(16)要——同“邀”。

(17)泛滥——这里是航行的意思。

(18)归墟——指大海海水的流归处,见《列子·汤问》。

(19)大壑——指东海深处。

(20)化鲲之涛——传说鲲化为鹏,见《庄子·逍遥游》。鲲化为鹏起的波涛称化鲲之涛。

(21)稽(qi起)首——叩头到地。

(22)矢——同“誓”字,发誓。

(23)没齿——一辈子,终身。

蹶叔三悔的作者是谁?

刘基(公元1311~公元1375),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寓言作家,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省)人。在元朝末年,曾经做过县丞(县长的副职)等小官,因屡次遭受排挤,弃官回到青田山中隐居。朱元璋(即明太祖)听说他具有非凡的才能,征聘他到应天(今南京)。从此他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封诚意伯。后来受到丞相李善长排挤,告老还乡;再后又被胡惟庸诬陷,忧愤而死。一说被胡惟庸毒死。著作有《诚意伯文集》。刘基在元末写了《郁离子》,共195则,绝大部分是寓言珍品。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他爱民、任贤、轻赋税、明赏罚的政治主张。其寓言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语言犀利,寓意深刻,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中国寓言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寓意:

文章寓义为做事情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不要一意孤行;要善于汲取教训,及时改正错误。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