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世界历史 > 托尼·布莱尔的生平

托尼·布莱尔的生平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2W 次

托尼·布莱尔的生平

托尼·布莱尔的生平

托尼·布莱尔曾三次连任英国首相,创下了英国历史上首位三次连任的工党首相的记录。那么托尼·布莱尔的生平是怎么样的呢?

托尼·布莱尔出生于1953年,自1954年开始的三年时间里一直居住在澳洲。1958年,6岁的托尼·布莱尔回到英国,三年之后进入切利斯特教会学校。

在切利斯特教会学校学习了一个学期之后,托尼·布莱尔便从一年级学生直接跳级到了三年级。学校中的同学们都将托尼·布莱尔称为“布莱尔二世”。在学校的模拟选举中,托尼·布莱尔当选了保守党的候选人。

1966年,托尼·布莱尔进入费茨公学就读,并于1971年毕业。1972年,托尼·布莱尔进入牛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开始攻读法律学位。三年之后,托尼·布莱尔离开了牛津大学,并在这一年成为了工党的党员和切尔西区工党党团秘书。1977年,托尼·布莱尔先是去往法国,之后回到英国,成为了一名艾尔文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1980年至1982年,,托尼·布莱尔三次参加工党议员候选人选举,直到第三次在地方选举中,他成功地成为了工党候选人。之后,他被提名为塞奇菲德区工党候选人并于1983年6月当选工党候选人。

1984年,托尼·布莱尔成为影子内阁。1985年3月6日是托尼·布莱尔第一次在新闻媒体上亮相。1987年,托尼·布莱尔成为影子内阁贸工部长副手。1988年11月,参加影子内阁竞选,托尼·布莱尔成为能源部长。

1990年,托尼·布莱尔同布朗访问澳大利亚。1992年7月8日,影子内阁选举之后,担任任内务部长。不久成为内政事务发言人。1993年,托尼·布莱尔前往美国学习,并于1994年当选工党领袖。同年,托尼·布莱尔在女王的任命之下,成为枢密院成员。1997年5月,英国大选,托尼·布莱尔成为了英国首相。在担任首相之后,托尼·布莱尔先后出席了香港、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会见董建华,访问中国,出席“千年穹顶”千年盛典。

2001年,英国大选,托尼·布莱尔连任首相,2004年因心脏问题住院,2005年第三次在英国大选中胜出,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三次当选英国首相的工党。2006年,托尼·布莱尔宣布将于2007年退位。

卸任首相之后的托尼·布莱尔先后担任中东问题的特使、世界经济论坛组织董事会成员、瑞士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顾问,并于2009年2月创建了咨询公司“托尼·布莱尔协会”。2011年,托尼·布莱尔成为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经济问题顾问。

托尼·布莱尔 民主已死

一些西方的所谓的“民主”的国家,都在2014年的时候过得尤其的艰难,反而是中国这样的在欧美国家的眼中不符合“民主”标准的国家独善其身。无法避免地,对于“民主”,就产生了疑问,人们无法判定“民主”到底是好是坏,对此,托尼·布莱尔在2014年12月4日的《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布莱尔:民主已死?》的文章

在《布莱尔:民主已死?》中,首先介绍了当时的社会现象:“许多国家的民主制度出现了障碍:美国国会、英国联合政府,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的政府都遭遇了困境,难以做出必要的决策以回归经济增长。在满足本国公民需求方面,一些羽翼未丰的民主国家似乎不如专制国家有竞争力——至少从短期看是这样。”然后是国家所面临的诸如极端主义、金融危机、兼并风波等挑战,促使了欧洲极右翼政党崛起和社会上的民众对于“民主”所产生的忧虑与失望。

在托尼·布莱尔看来,民主的本省并没有错,只是在实现民主的时候,一些国家产生了错误的措施,而人民又对于自己迫切希望出现的改变一直没有出现,这也就导致了民众对于民主的失望。

除此之外,在近几年的西方民主国家的一些变化也使得民主体制的功效降低了。不仅是英美两国的选区问题,还有西方媒体的党派色彩的衍生,利益集团的存在,都阻碍了西方民主国家的改革。

而要改变这一局面,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必须要作出相应的改变,一些民主体制的问题必须要搬上太庙来开诚布公地进行讨论。在相信民主的同时,一同来拯救这个民主。

托尼·布莱尔 第三条道路

在托尼·布莱尔的竞选期间,便是打着“第三条路”的旗号,那么第三条路指的是什么呢?托尼·布莱尔与第三条路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1900年的时候,庇护十一世提出了“第三条道路”这个名称。他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也不合适的情况之下,希望能够找到一条走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中间的道路,而这中间的道路便是“第三条道路”。

在庇护十一世提出“第三条道路”之后,便有许多人来时研究这样的一条道路,但是它的概念一直都十分模糊。1938年的时候,英国的保守党代表麦克米伦写了一本书,名叫《中间路线》,包括之后他担任英国首相的时候也一直用这个政治理念来治理英国。

1950年代,德国秩序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威廉汉姆·勒普克将其发展与完善,成为社会市场经济。1960年代,捷克经济学家奥塔﹒塞克对理论化整套第三条道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0年代,第三条道路经常被作为新自由主义社会经济政策的别称。

总的来说,第三条道路就是在社会民主主义的基础上,肯定自由市场的价值,强调解除管制、地方分权(非核心化)和低税赋等政策。它不涉及任何的政治运动。

而托尼·布莱尔在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纪登斯的影响之下,在参加竞选的时候以“第三条道路”为口号而顺利地竞选成为英国工党首相。

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简介

1997年5月2日,托尼·布莱尔正式出任英国首相,那么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简介是什么样的呢?

1994年,托尼·布莱尔当选工党领袖。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工党领袖。1997年5月,英国大选,在这次的大选中,托尼·布莱尔当选了英国首相。他是继连续18年执政的保守党之后的工党首相,同时,年仅44岁的他也是20世纪以来英国最为年轻的首相。

除了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这名头之外,他的身上还兼任着第一财政大臣、公务员事务部部长、英国工党党魁和英格兰东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议员这四个身份。

1998年的12月26日,英国首相在爱尔兰会议上发表了演说。2001年,英国大选,托尼·布莱尔连任英国首相。之后,911事件爆发,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宣布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并参与了一系列的穿梭外交。正是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穿梭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巩固了国际反恐联盟。

他坚定地支持着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有关进攻伊拉克的计划,成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演说,曾多次发表演说来强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必要性,而在2003年的美伊战争之后,却发现在伊拉克并没有什么杀伤力大的武器,因此,在英国的国内有了一些针对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争议。

尽管如此,在2003年的英国大选上,托尼·布莱尔继续连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工党首相。但是,之后托尼·布莱尔的支持率变得越来越低,甚至在2006年有了要求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早日下台的呼声,于是,2007年的5月10日,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宣布辞去工党领袖职务。,并于6月27日正式离任英国首相职务。

激情首相布莱尔 托尼·布莱尔

2006年的1月1日,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激情首相布莱尔》的书籍,来向世人介绍这一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传奇一生。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情况下,《激情首相布莱尔》全方位、多视角地揭示了这位激情首相的传奇人生。他是英国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创下了两个“最”和一个“首位”:他是最为年轻的工党领袖,是20世纪以来最为年轻的英国首相,是首位蝉联三届的英国工党首相。

在这本《激情首相布莱尔》中,从托尼·布莱尔的家庭、信仰、事迹、婚姻、儿女、政治等几个方面来讲述托尼·布莱尔的一生。他出生在一个保守党之家,却在最后加入了工党,并成为了最为年轻的工党领袖;他有一个能干的贤内助和乖巧懂事的孩子们;他曾有惊无险地三连冠;曾选择了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书中更是对托尼·布莱尔选择美国的原因做了解释,从而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他。

在阅读了《激情首相布莱尔》之后,人们对于这本书给出了一些书评,其中便有对于托尼·布莱尔影响最大的彼得·汤姆森,他说托尼·布莱尔是一个有着超凡魅力的人,他的思想总是在一个询问的状态之下,但是他却总是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得出有启示性的判断。而布莱尔的终身挚友约翰·伯顿也说他在遇到了托尼·布莱尔之后才意识到能够将工党引向前进的是他而不是自己。可见他们对于托尼·布莱尔的评价之高。

托尼·布莱尔跟卡扎菲

托尼·布莱曾是英国首相,卡扎菲曾是利比亚的最高领导人,这样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两个人却被联系在了一起,托尼·布莱尔和卡扎菲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

卡扎菲全名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出生于1942年,是离毕业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政治理论家。1969年的9月1日,卡扎菲发动了“九月革命”,将伊德里斯王朝推翻,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在1977年的时候,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改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而卡扎菲则成为了“革命导师和领导弟兄”。

20世纪80年代开始,卡扎菲向苏联采购军事装备,并与90年代逐渐与美国修复关系。在21世纪的时候,利比亚与西方的关系开始改善。

扎起卡扎菲的领导之下,利比亚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他执政期间,几乎整个利比亚的掌权者均是卡扎菲的亲属和他的亲信,原先利比亚的传统精英在卡扎菲的手段之下全部消失殆尽。

2011年的时候,利比亚发生了民众的示威抗议,要求这一位统治了利比亚42年之久的革命领导人下台,并在利比亚内进行民主变革。同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捕,最终在头部和腹部遭到致命连环枪击之下宣告死亡。

而在2015年的10月1日的英国《每日邮报》网站上报道了托尼·布莱尔对卡扎菲出奇的关心,并且曾对卡扎菲说过“如果你有安全的地方可去,就应该去。”因此,托尼·布莱尔和卡扎菲之间的关系就这样暴露。

托尼·布莱尔作为曾经的英国首相,在任职期间曾与卡扎菲签署了“沙漠协议”,而托尼·布莱尔因为这个“沙漠协议”备受批评。在卡扎菲的政权开始瓦解的时候,托尼·布莱尔就曾向卡扎菲发送了内容为“最关键的是流血和暴力必须停止……如果你有安全的地方可去,那就应该去,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就无法和平收场。”的电文,提醒卡扎菲去寻求安全的场所避难。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