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世界历史 > 莎士比亚思想

莎士比亚思想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07K 次

莎士比亚思想

莎士比亚思想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诗人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差不多四十部戏剧,一百五十多首诗歌。他的戏剧和诗歌大多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莎士比亚的作品大多宣扬的是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思想受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封建统治阶级已经开始慢慢的失去了以前的辉煌,逐渐走向瓦解。而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逐渐在社会上成为主导力量。莎士比亚思想慢慢的被新兴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思想所吸引,人文主义的思想逐渐占据了莎士比亚的内心。莎士比亚的这种人文主义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就反映为,他勇敢的批判封建社会的愚昧和黑暗,以及对自然人性的过分约束。他企图通过作品建立一种新兴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人的自然本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尤其的反映了莎士比亚思想。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永远主张的是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对封建贵族和教会的权力和特权进行抑制。主张国家的权力应该归属于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的管理和统治不应该在依赖于腐朽的封建贵族阶级。只有改革,大胆的启用人才,国家和人民才会更幸福。

莫里哀与莎士比亚

莫里哀也叫让·巴蒂斯特·波克兰,法国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占有很大的位置。而威廉·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史乃至全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剧作家之一。莫里哀与莎士比亚都为世界文学史带来很大的贡献。对比两者的相似之处,就能发现两个人在作品中都有过一个“铁公鸡”的形象。

在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中,阿巴贡的吝啬形象让人难以忘怀。相似的形象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两个人很相似,对金钱有极度的渴望,但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地方。阿巴贡在仆人和儿女眼里就是个“铁公鸡”,自私自利,因为贪婪和爱财,阿巴贡不惜牺牲儿女的幸福。故事最后有个完美的结局,儿女的婚事得到解决,并且不用阿巴贡掏出来一分钱。而夏洛克一开始借给安东尼奥高利贷,后来不惜要割下对方的一块肉,是为了报复安东尼奥以往的羞辱,于是夏洛克相对于阿巴贡更多了一分阴冷。更能看出他的狭窄心胸,极强的报复心。夏洛克是个犹太人,单从身份上来讲,这个人物就多了一分悲剧色彩,故事的最后,夏洛克的亲人离开了,仆人也走了,他自己最后也输掉了剩下的财产。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个角色是这喜剧中的结局是最为悲惨的。

莫里哀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角色穿越历史的场合依然能够警醒世人。在他们笔下,各种角色也是一种观点的映射。作者通过塑造不同的角色,旨在阐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作为读者,透过这些简单的文字,去了解,去认识这些作者眼中的世界。

莎士比亚活了多少岁

计算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最简单的便是用他的卒年减去生年,莎士比亚活了多少岁当然也可以这么来计算。而且,与其他人比起来,莎士比亚的记载更详细,不仅有生卒年,而且还具体到年月日。

莎士比亚去世是在1616年4月23日,这在历史上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西班牙的著名剧作家塞万提斯也与世长辞。不久之后的7月29日,遥远的东方有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也离开了人世,这个剧作家名叫汤显祖。是巧合,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但三位剧作家的先后离去,让1616年成为了“戏剧家之殇”,1616年过去,英国再无哈姆雷特,西班牙再无堂吉诃德,中国也不会再有杜丽娘。

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4月23日。4月23日真的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诞生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剧作家,却在52年之后,又带走了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位剧作家。对剧作家来说,真不知是该为这天高兴还是哭泣,不过对计算莎士比亚活了多少岁了来说,却再简单不过,零头都不用统计,1616减去1564,整整52年。

52年,不算太长,但伟大的人总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无限的事情。所以,莎士比亚活了多少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够为后人留下37部传世名剧。直到现在,其中的不少名作,比如《哈姆雷特》等,仍然活跃在舞台上。

莎士比亚女性

莎士比亚女性主义打破了女性的传统固有形象。他的这一思想可以说是空前卓越的。出自莎士比亚之口的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他的这部悲剧中的王后形象十分丑陋不堪,她是哈姆雷特的母亲,是先王的妻子,却能与谋朝篡位的新主合为一体,两人狼狈为奸。即使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顾血脉关系与她反目成仇。从女性的角度看待,这也不失为一种女性争取自由的反抗。莎士比亚女性主义冲破了一般的传统伦理。

第二个女性形象是苔丝德蒙娜,她的善良导致了她的死亡。她敢爱敢恨,为了爱人不惜与亲生父亲断绝父女关系,苔丝德蒙娜本身是个白人,但她所爱的男人却是黑种人。黑人是十分不受白人欢迎的,在白人眼里他们仿佛野兽一般。更何况这个黑人比苔丝德蒙娜大20岁。一边是深爱自己的父亲,一边是自己深爱的男人,她是在痛苦的边缘挣扎着作出的选择。

再举一例,就是悲剧《麦克白》中的麦克白的妻子。她十分懂得把握人心,抓住人性的弱点。这一女性形象验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最毒妇人心。她不像是一般的女性,没有理性和逻辑思维,反而是逻辑思维太强,是她具备了阴谋家的特质。杀害国王的计划由他全全设计实施,麦克白仿佛只是她的一个奴隶。莎士比亚女性主义在她这里体现出欲望和贪婪的一面。

莎士比亚墓志铭

提到莎士比亚这个人物人们总会想到一些他的著名作品,例如《哈姆雷特》等等。他是一位十分伟大的人物,在文艺复兴那段时间他创作了许多丰富的作品,包括诗文以及戏剧,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人文精神,同时也用作品中的乐观感染着每一位关注他作品的人。可以说莎士比亚是伟大的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从莎士比亚墓志铭中也可以看的出来,那么莎士比亚墓志铭中写了什么呢?

莎士比亚曾经为人们留下了三十多部喜剧,另外还有一百多首诗文,然而其中最为特殊的还要说是莎士比亚墓志铭,这份墓志铭是他亲自为自己撰写的。在1616年的4月份他离开了人世,那一天正好是他五十二岁的生辰,在他离开人世之后人们将他的遗体安置在了圣三一教堂之中,在那里有一个圣坛,而他的遗体就在这下面。而他之所以撰写这份墓志铭,其实就是为了能够永远长眠。

莎士比亚墓志铭是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撰写好了的,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他最后的绝笔,翻译之后的大概意思是:我的好朋友,请看在上帝的面子上,不要来挖掘我的尸骨,如果有人挖掘那么必定会受到我的诅咒,如果有人保护了这里,那么一定会受到保佑。这是一份特殊的墓志铭,有人说正是因为这份墓志铭的内容所以没有人敢挖掘他的墓地,从中也可以看到这位伟大人物是多么的聪慧和幽默。

圣经对莎士比亚的影响

有位英国的评论家曾说过,如果没有《圣经》,也就不会有莎士比亚的作品。言下之意,就是说圣经对莎士比亚的影响是巨大的。事实上,莎翁的作品都能体现圣经中所表达的思想、精神。此外,莎翁在他的戏剧中经常引经据典,多次引用圣经的典故。

圣经中体现最突出的精神就是仁爱——“爱”的力量能战胜一切,而在莎翁的作品中,无不体现着这一精神理念。即使是在莎翁的悲剧里,他也会在故事的最后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理念。例如,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纠纷所导致的悲剧,但是到最后,两位主角用自己的生命来化解了这段历史恩怨,体现了“爱”的最高价值。

圣经对莎士比亚的影响还体现在戏剧作品的典故中。据统计,莎翁每一部戏剧都要引用圣经里的典故,平均使用的数量为14个。他运用典故信手拈来,使得戏剧与经典作品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例如在《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中,主角用圣经中的典故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特征。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圣经对莎士比亚的影响非常大。莎翁的作品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理念,同时有体现了圣经中所传达的精神,又能将经典故事贯穿其中,不愧为历史文学史上的夜明珠。也正是因为莎翁能有此过人的文学创造能力,才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