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三国时代最大的谜题袁绍性情之谜

三国时代最大的谜题袁绍性情之谜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98K 次

袁绍这个人其实是三国最大的一个谜。为什么这么说呢?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豪门望族家庭,袁绍的崛起一度成为士族们的希望。袁绍又曾经成为东汉末年华夏大地最具有实力的一方诸侯,拥兵数十万,占据北方幽并青冀四大州,是当时曹操实力的三倍以上。就是这样一颗政坛巨星,征选十万精锐大军主动南征曹操,在曹袁官渡大战中,居然离奇大败亏输。随后,抑郁弃世,在离世之前又主动播下了动乱的种子,身后毫不客气地发生了长子和幼子的夺权之战,曹操坐收渔翁之利,荡平了北方,袁家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我们说从袁绍一登上政治舞台,他的每一个所作所为都与众不同,都充满了蹊跷之处,都是一个个的谜团,今天就让我们来解开袁绍之谜。

三国时代最大的谜题袁绍性情之谜
一、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一般规律

在这为什么要首先提改朝换代的一般规律?因为历史虽然是个人文学科,但是这个学科和经济学以及农业、工业、贸易一样是有普遍规律的,我们的讨论是进行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原则上,如果偏离了基本规律,那就成了肆意天马行空、满嘴跑火车,沦落为胡说八道。毕竟主观唯心的黑格尔之流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那么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有规律可循吗?我们说太有了。当卖官鬻爵大行其道,土地兼并猛烈,苛捐杂税繁重,人民饥寒交迫,生存困难,稍遇自然灾害就立即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时候,我们就说可以改朝换代了。如果有朝廷采取强力措施扑灭第一波农民起义,我们说,这是苟延残喘,并不能改变王朝末路狂奔的命运。那么乱世中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逐鹿中原、问鼎九州呢?三类人,第一类是极品农民,他们是稀有品种,我们整个中华历史的代表人物也就是刘邦、朱元璋两位。第二类人就是常见的豪门巨族,代表人物:秦嬴政,新王莽,东汉刘秀,晋司马,隋杨坚,唐李渊,他们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底层另类农民。第三类是军人出身的割据军阀,代表人物宋赵匡胤,清末袁世凯,民国蒋介石,以及北朝和五代十国的大批表演者。军人出身的割据军阀,最后取得全国政权,应该说赵匡胤是表现最佳的,一招杯酒释兵权,赢得多少历史赞誉。军阀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战略规划,且嗜杀成性,走到哪杀到哪。以为武力就可以解决一切。而曹操的出身应该是界于豪门和军阀之间,刘备的出身介于豪门和另类农民之间。能否成功改朝换代,根本的决定因素不在于开国君主的出身,不管你是农民、士族还是军阀,只要而且必须,也就是我们说的充要条件,1、采取切实措施缓和社会矛盾;2、善于发现和使用军事将领;3、认真倾听战略战术类谋士的意见,共同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军事行动。那么成功是必然的。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果说项羽不能成功是缺第一个条件的话,黄巢、李自成和洪秀全就三个都缺了。那么我们这场的天王巨星袁绍缺什么呢?袁绍是个标准的豪门巨族出身,拥有的优势太多,太明显,东汉末年所有的诸侯,没有一个人能和袁绍比的。我们说,只要袁绍稍微靠点谱,这个天下就是袁绍的,袁绍就能开创一个新的朝代,成为新朝的太祖,我们中华历史上,一个新的皇姓:袁姓诞生了。袁世凯算吗?如果算,袁世凯也是第二个。不幸的是,袁绍不但没有成功,还败得彻底干净。袁绍即便不是败在曹操手里,也必败于刘备手里。到底袁绍缺乏什么条件而不能成功问鼎?我们说:袁绍,你缺的东西太多了,具体都缺什么我们都能一一说出,那么你袁绍缺心眼,是我们第一个能蹦出来的词语。我们就来看看,袁绍是怎么与众不同的。

二、董卓进京时期

1、年轻时个人的离奇造势:袁大将军的第一场现眼秀。

袁绍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豪门巨族袁家,年轻的时候,就长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但是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等到母亲去世时,开始守丧,又追守父丧,就这么守坟守了六年,后赶到洛阳,朝廷应召他出来当官,他不去,反而大会宾朋,一方面不是知名士人不见,一方面却又好结交游侠。这个游侠,在东汉时期并不是什么好词,被称之为游侠的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而是制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人士。因而引起了当时把持朝廷的著名大宦官十常侍之一的赵忠的警觉,赵忠认为:袁绍这么做,到底是想干什么?在宦官掌握朝廷话语权的时代,赵忠的看法可不是开玩笑的,吓得时任太傅的叔父袁隗赶紧跑去斥骂袁绍:你是不是想让我们袁家满门抄斩啊!袁绍这才答应出来做官,一出来就是以大将军府属员身份出任侍御史。

我们仔细审读袁绍这段经历,蹊跷的地方有两点:1、袁绍父亲去世的时候,为什么不守丧?反而到母亲去世的时候,合并守丧?2、袁绍为什么一边结交知名士人,一边交好亡命之徒?这段时间袁绍的反常举动是怎么回事?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就必须先来看看袁家是怎么个四世三公的豪门巨族?袁家自其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的儿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袁京的儿子袁汤为司空、太尉,袁汤的儿子袁逢亦至司空,袁逢的弟弟袁隗亦至三公的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六人,故号称“四世三公”,史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个豪门确实货真价实,相当的牛了,袁家简直就是东汉朝廷的官方代言人。那么袁绍到底是谁的儿子呢?袁绍的父辈是三兄弟,袁成、袁逢和袁隗,其中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袁绍的父亲袁成却什么都不是!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袁绍是袁逢的小妾生的,而袁术却是袁逢的正妻所生,袁绍出生的时候,恰好伯父袁成死去,为了给袁成一支留香火,而把袁绍过继给袁成为子(《袁绍传引华峤汉书》,《袁术传》),这对袁绍是好事,这等于是把袁绍在袁逢家的庶子身份改为大伯袁成家的嫡子身份,不要小看这一改变,这在讲究门第和世袭的时代,那可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发现,袁绍的出身问题就是导致后期袁绍和同父异母亲弟弟袁术之间不和的根本原因。所以袁成去世时,袁绍还没有过继,无法守丧。在自己出身不高的母亲去世以后,袁绍才合并守丧。此处史料不明,这个母亲到底是袁绍的亲生母亲还是袁成的正妻,不得而知。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袁绍一边明里和知名人士交往,暗里却同游侠打的火热的原因。袁绍从小还同曹操玩的热火朝天,因为曹操也来路不正,是宦官之后,这都说明袁绍内心有双重人格倾向,也就是说有性格缺陷,内心不够光明。曹操是明打明的直娘贼,并不太在乎出身,我曹操就是货真价实的一代名牌奸雄,你能把我怎么地!!!

2、东汉败亡的第一极品损招:建议董卓和丁原带兵进京,起哄吗?

在袁家这棵参天大树的庇护下,袁绍闹了点小情绪后,立刻自觉地走上正路,年纪轻轻就升到中军校尉,这个中军校尉正是汉灵帝设立的大名鼎鼎的西园八校尉之一,宦官蹇硕担任上军校尉,统领整个西园军,袁绍的这个中军校尉就是副的。当然了,起初设立的原因就是为了制衡外戚大将军,防止外戚大将军在京城的部队势力独大。在何进担任大将军时期,袁绍更高升为司隶校尉,进入外庭权力中枢。当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崛起,同外戚矛盾不可调和之时,袁绍坚定的站到了外戚集团的队伍中,发动了同宦官集团的火并,当大将军何进向何太后建议杀尽宦官未果时,袁绍竟然建议引边军进京,威逼宦官集团就范,此招成为历史学家诟病的超级损招,当时就为曹操所笑话,曹操认为:宦官自始就有,只要不给他权,宦官就不能作乱,要惩治宦官,只需要一个狱吏足矣,现在居然去招京城外的军队来杀光宦官,消息早就会泄露出去,能不失败吗(《武帝纪引魏书》)?那么这个袁绍到底是怎么想的?出了这么一个败招,很多历史研究者都认为,东汉败亡,始于袁绍这一离奇阴损的败招。

袁绍居然是这么解释自己的损招的,他对大将军何进说:桓灵二帝时期,外戚大将军窦武因为用京城人组成的部队来和宦官集团抗衡,导致扑灭宦官集团的计划过早泄露,宦官集团指挥虎贲军、羽林军就击败了窦武的北军,处死了窦武,窦家旋即被灭族。现在扶风郡的前将军董卓和并州刺史丁原都是你的心腹,他们引军来,必成大事,外军来之前,大将军切勿进宫(《袁绍传引九州春秋》)。应该说此时此刻,袁绍的分析是比较到位的,充分考虑到了当朝少帝他爹时代血淋淋的教训,又提出了当前具体的应对办法。果然宦官们听说何进要引外军来,都慌忙请罪,说只要不杀,怎么都可以。其实这时候目的已经达到了,只要将掌权的宦官们赶出宫,让他们回乡养老,收回宦官们的权力就足够了。曹操的办法反而可操作性不强,且本身的出发点其实也是激化矛盾,还没有袁绍的办法力度大,何况在当时宦官专权的情况下,狱吏恐怕也不是你大将军何进能完全指挥的动的。既然问题不是出在袁绍身上,那为什么还失败了?一个原因是外庭力量的领头人何进不听劝,非要进宫,被宦官杀死,整个外庭失控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制度性的腐败了。董卓这种原始禽兽,靠真刀真枪的军功进身,又靠给何进的巨额贿赂,因而掌握重兵,他一旦进京,只可能听何进一个人的,何进一死,资历颇老的董卓哪里会瞧得起晚一辈的愣头青袁绍和曹操。何进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突然被杀,袁绍又随后丧心病狂地杀尽宦官,即位不久的少帝又未成年,朝廷的权力制衡完全被打破。根本就不懂朝廷礼法的大杀神、野兽董卓自然就没有人能控制的住了。袁绍杀尽宦官也是相当的无脑,难道以后的皇帝和后宫就不需要宦官了?如果要说还有第三个原因的话,那就是:袁绍和曹操应对董卓严重失措!!!因为这个时候,还能制衡董卓的就只剩下袁绍和曹操了。

3、为什么大殿上敢对董卓拔刀,转身拔腿就逃亡?

董卓进京后,袁绍的表现是大跌眼镜,董卓找袁绍商量,打算废掉少帝,改立9岁的刘协为帝,袁绍假装同意,说:废立君主是国家大事,出去后,我该找我叔袁太傅问问意见。董卓说:刘家的种子不值得再保留下去了。袁绍一听这话,热血上脑,没有回答,抽出佩刀横在胸前向董卓深深一揖便扬长而去。一出来,便立即逃往冀州。随后,朝中几个官员赶忙劝说董卓:君主废立大事,本来就不是普通人所能参与的,袁绍目光短浅不识大体,想必是因为恐惧才逃跑的,并非心怀鬼胎有其他意图,如果缉拿袁绍,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怕弄出意外变故,不如干脆赦免袁绍出逃之罪,给他一个郡太守的职位,袁绍定会因为免罪又得官而喜出望外,一定不会成为你的祸患。董卓竟然听了,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袁绍随后就在渤海郡发兵,准备讨伐董卓(《袁绍传》)。紧随袁绍出逃的曹操出逃就更为可笑,《武帝纪》记载:“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搞什么名堂呢?就是说袁绍跑后,董卓又瞄上曹操了,加封曹操为骁骑校尉,打算和曹操共谋大事,曹操居然当即就改名换姓,离开京师,抄小道向东逃窜。也就是说,董卓几句话,甚至说加封官职都能吓得袁绍和曹操,家也不要了,官也不要了,拔腿就跑。曹操更加是吓得屁滚尿流,不但连那个识大体的倡优老婆不要了(《后妃传之卞皇后传》),还在跑路途中,半夜把借宿的亲戚全家都杀光了。我们说,这董卓的威力也太大了,大到无与伦比,大到难以置信,大到蹊跷无比,你袁绍是什么人?是武将啊!是西园八校尉事实上的统帅啊!是带着兄弟虎贲中郎将袁术屠杀两千多宦官的“大英雄”啊!董卓想废少帝为什么找你商量?因为觉得你袁绍够档次啊,我董卓瞧得起你袁绍啊!你曹操是什么人?是著名的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啊,是曾经威震京城的洛阳北区公安局长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分析这段历史回放,可以说目瞪口呆,几句口角立即反目成仇,酿成东汉大乱。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细节部分,探究一下董卓进京并和袁绍讨论废少帝之间的时间段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定是这时间段里发生的事情弄的袁绍和曹操肝胆俱裂。不错!!正是这之间发生了战神巨星吕布杀丁原并转投董卓的事件,这件事把袁绍和超级奸雄曹操的苦胆吓破了。何以见得呢?原来董卓在进京的路上,在小河沟旁边找到了狼狈不堪的少帝和皇弟刘协,带回宫中,此时宫中宦官已经被杀尽,只剩一群女人,当夜,董卓就潜入宫中大肆奸淫妇女。自此,野兽董卓天天当新郎,夜夜换新娘,处女公主们声声惨叫传深宫。这时何进部众杀了暗投宦官集团的何进他弟车骑将军何苗,导致群虫无首,这些何进、何苗部众都投了董卓。吕布杀丁原后,丁原部也并入董卓军,由此绝大部分的京城部队都归了董卓。就在袁绍建议何进招董卓等进京时,何进也长了一个心眼,也想扩充自己的实力,派手下军官鲍信出去征兵。等鲍信回来后,发现世界已经变得不认识了,只好找董卓报到,发觉董卓有异心,就劝袁绍乘董卓军新到疲劳,乘机袭击一举拿下,但是出乎鲍信的意料,袁绍竟然畏惧董卓,不敢发兵,鲍信知道大势已去,大乱就要来到,这小子也毫不客气地弃官跑了。(《董卓传》:信谓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信遂还乡里。)为什么袁绍畏惧董卓?袁绍不是西园军的统帅吗?其实袁绍和曹操掌握的那支西园部队的实力也就是几千人,且因基本都是京城子弟,其军事训练水平可想而知,也就能展示一下杀没长胡子的人的本事了。

等到董卓和吕布这些虎狼之师到处烧杀劫掠的时候,袁绍的苦胆是彻底被吓破了。所以等到某一天早朝的时候,董卓突然很热心地以建议废掉少帝的形式,来邀请袁绍共掌朝政的时候,袁绍那根绷紧的神经彻底崩溃了,装模作样拔刀吓唬董卓后,强撑着破裂的苦胆,拔腿就飞了,连小时候一块玩泥巴的伙伴曹操也不告一声就跑了。说实话,我都怀疑,袁绍跑的时候,裤管下面肯定是一直在滴水。袁绍和曹操出逃后,西园八校尉彻底瓦解。袁绍、袁术这些京城的公子哥,从小养尊处优,养的细皮嫩肉,觉得能骑几圈马,会射几只箭已经很牛比了,他们哪里见过野战部队?哪里见过虎狼野兽?只杀过没长胡子的阉人的袁绍,见到野兽巨人吕布翻脸杀旧主,转眼投新人的把戏,袁绍的心灵被严重震颤了。而《后汉书袁绍传》居然把袁绍逃窜前和董卓的拔刀对峙以及对话描写的雄赳赳气昂昂,我们仔细探查行文,根本就是在《三国志袁绍传》的原话上添了一点油,加了一点醋。

从董卓和李傕郭汜等人种种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看出,董卓的西凉集团其实就是一群化外野兽,到京城来只是想过一把兽欲,享受一下京城的荣华富贵,他们没有篡汉的政治野心,董卓甚至笨拙的学着怎么治理这个国家。当初废少帝立献帝居然是瞅着刘协不懦弱,更机灵。董卓说的“刘家的种子不值得再保留下去了”这句话纯属恐吓袁绍,而不是袁绍当时理解的董卓想篡汉自立。你也不想想,笨小孩好控制,还是机灵小孩好控制?荀彧贾诩们、董承伏完们都觉得汉献帝是个有为青年,命不该绝,都帮着汉献帝苦苦支撑东汉王朝。刘备多么佩服曹操的人,还从曹操角度出发建议杀了吕布,等刘备一到中央,见到汉献帝,被汉献帝封为左将军,刘备从此以后居然就矢志不渝要匡扶汉室,傻傻地就被汉献帝的衣带诏套牢,和几个废物们谋划诛杀曹操。可苦了曹操,曹操忍不住大骂董卓:董贼!你个脑残野兽!!可把我害苦了,有你这么把持朝政的吗?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