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 > 民间故事 > 土城子红谷的传说

土城子红谷的传说

推荐人:钟灵毓秀 来源: 阅读: 2.79W 次

奈曼旗南部有个土城子乡,地处努鲁尔虎山北麓浅山丘陵区,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发源地。这一带,有一种红谷子,特别有名,传承了几千年。这种红谷子碾出来的小米,做饭煮粥都特别香,是老人孩子等身体虚弱的人和坐月子人的滋补上品,也是这里人们百吃不厌的必需口粮。

土城子红谷的传说

土城子及周边区域,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十几年前,在土城子西4公里的兴隆沟,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古聚落址和炭化谷子、糜黍颗粒,证明这一带至少有8000年的农耕历史。黄帝唐虞时代,这里属东胡与山戎交汇地。商人之母族有娀氏是山戎人,因此山戎实际是汉族祖先的一个支系,华夏族之源。到夏商时期属冀州地,商族就起源于这一区域,分布于西辽河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就是幽燕地区的商文化。周代为幽州地,春秋为山戎孤竹国地,战国属燕,秦汉属辽西郡。

提起红谷子,还得从齐桓公伐戎说起。公元前664年,中原霸主齐桓公会盟各诸侯,攻打山戎。山戎人的令支国被攻陷后,令支国主率军逃往友邻孤竹国的边城五间房古堡,孤竹国主也率军赶来援战。几千山戎军民,被齐军围困在五间房古堡中长达四五天,城中断草绝粮。山戎军突围不成,孤竹国大将、国相施计未能奏效,最后齐军攻破城池,杀了山戎令支、孤竹两位国主。由于齐军粮草车陷入沙漠,兵将两天没进米水,进城后便到处搜寻粮食。小城本来不大,存粮不多,这时城中早已没有粮食了。齐军在城中没找到粮食,便到城外居户去搜。

城西二里,沟坎子窑洞住着一家三口,俩口子带一个不足十岁的男孩。家里很贫穷,平时靠三分之一粗粮三分之二野菜度日。齐军在他家搜了半天,只找到半罐戎菽(豆子)和半罐粟(谷子)。齐军认为他家肯定还有粮,逼着农夫交出所有粮食。农夫跪在地上说,家中真的没粮了。齐军用长矛顶着农夫的脖颈,对农妇说,你去找,拿不出粮,就刺死他。农妇在门西小窑洞找了半天,又拿出半罐粟,半罐稷(糜黍),说马上该种地了,这是留着播种的种子,别的没了。齐军又将西小窑洞翻了个底朝天,果然没找到粮食。齐军刚要走,一个士卒见农妇怀里撒落着粟稷,便一矛将其刺死,挑破衣服,见只有一捧粮食,齐军就又去别的居户了。齐军走后,农夫含泪将妇人埋在后山坡上,把那点儿沾满鲜血的粟稷撒在坟上,当作祭品祭祀妇人。然后,带着儿子离乡乞讨度日。

到了秋天,父子才又回到窑洞,收拾收拾准备过冬。第二天,农夫带着儿子去农妇坟前祭祀。他们一到坟前,见坟上和四周长满了茂盛的粟和稷,粟和稷的穗特别大,籽粒已经成熟。父子俩将这些粟和稷收割回家,晒干搓粒,发现籽粒都是红色的。儿子让父亲臼米做饭,父亲说,没见到籽粒上还有你妈的血吗,这是你妈用命保存下来种子,留着明年种吧。第二年一种,这粟和稷长得非常肥壮。到秋,这粟和稷的穗特别大,籽粒还是红的,臼出的米特别香。于是,农夫就把这红色的粟和稷分给邻居家种。后来,周边农户也都开始种植这种即高产又好吃的粟和稷。邻里乡亲都把这种粟和稷叫“戎母粟”和“戎母稷”。一代一代的传续,一处一处的传播,种植面积和覆盖区域越来越大。因为这种粟稷的籽粒是红色的,慢慢人们又叫它“红谷”和“红黍”。也有人叫它“金不换”,原意是比金黄色的谷子好,用黄谷子不换,后来人们也说这种谷子比金子贵,用金子都不换。

大约唐代以后,一个游走四方的刘姓书生,听了这个故事,在那埋有农妇坟的山梁上刻了“古戎粟源”的碑,自此,红谷、红黍的名声更加远扬。在唐代,安禄山祖居营州,曾生活在土城子一带。安禄山进宫后,把红谷米带入宫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特别喜欢吃红谷米饭。便命安禄山回老家取红谷种子,在皇城外垦田种植。从此,红谷得以在天下广为播种。

由于当地特殊的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宜红谷、红黍生长。这红谷、红黍的种子拿到其他地方种植,产量也很高,但还是不如原产地的米味香。人们说,那是红谷思念家乡,无论去了哪,把香气都留给了故土。也许这就是红谷的乡愁吧。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