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 > 感人故事 > 磕头

磕头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72K 次

小时候我天天盼过年,盼着添新衣服、吃肥猪肉、放小鞭、看耍小龙船,最开心的是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玩跳绳、踢键子、跳格子、结龙鸡,有时还玩躲找、带新娘游戏。

磕头

那时候冬天都很冷,特别是过年前后几天,正常零下10度左右,河里都结成厚厚的冰,每户人家都在离自家最近的河边砸个圆圆的冰窟窿,用于生活取水(那时的河水清洁卫生),小朋友们从冰窟窿边缘看到冰很厚,会在冰上玩,进行滑游刺、打陀螺比赛,虽然不正规,但其乐无穷。开心的事太多太多,举不胜举,其中最激动人心的当属“磕头”。

小时候我们庄子里5至10岁左右的小孩大约有30-40个,年初一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磕头。按理大年三十晚要守岁,但因为第二天要早起磕头,一般大人早早就叫小孩睡了。

记得每年大年初一,天还黑黪黪的,北边大爷家的小成子姐妹就来到我家磕头,这时我家大人就会赶我们起来。奶奶在世时,我们起床头件事就是来到奶奶床边,双腿“咯嗒”一下跪下,喊声“奶奶,给你磕头”,奶奶喊着我们的小名叫快起来,这时你不能立即起来,需要停留2-3秒,以表诚心,给奶奶磕完头后,大人就催你赶快出去磕头。

我们庄子基本上是姓孙的,磕头几乎是家家到,从最近的人家开始,首先二婶家,喊声“二爷、二婶,给您磕头”,还未完全跪下,就会听到“快起来”,这时我们就会顺势起来,反正磕头是假,想要东西是真,二婶会叫我们到她家大桌边,拿大约10片左右的大糕,另加一大捧花生,这是我们磕头收到的最大礼,其分量相当于其他家的3-4倍左右。

对于其他远房的小孩,二婶家也很客气,虽然给的比我们少点,但与我们庄其他家相比,给的分量肯定是最多,小孩磕头,可以漏1-2家,但绝对不能漏二婶家,不能说其他人家小气,因为他们家与二婶家没法比,二爷是公家人。在我们的磕头人群中,有一个和我们年龄差不多但长我们一辈的,叫四根爷,每年也出来磕头,每到晚辈家,他也不吭声,也不磕头,就站在人家门后,等人家给东西。

在磕头的人群中,少不了一些淘气包,如那家给的是棒花,会把棒花洒在人家门口,有的还会编顺口溜,奚落人家。在磕头的过程中,可以拾到好多未引燃的小鞭,这是磕头最好的副产品。

在十岁到十三、四岁,一般是不出去磕头的,不好意思再向人家要东西了,但到了十四、五岁,又开始正儿八经的出去磕头了,但磕头的范围要大大缩小,一般在四服以内。

记得在我上初中后,每年大年初一,天蒙蒙亮,家里大人就撵我们到几个伯叔家磕头,这时磕头,不是磕了就走,必须要等一会儿,和长辈们“插插呱”,然后才能到另外一家。

在我工作以后,也常常回家,有一年我问父亲,现在我们庄过年还有人磕头吗,父亲告诉我,早已不磕了,小辈范上的事经常发生,这不由得引起我对磕头风俗规矩的向往。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