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 > 感人故事 > 江上舟局长十周年祭(下)

江上舟局长十周年祭(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4W 次

矢志不渝洋浦心。

江上舟局长十周年祭(下)

江上舟局长离任洋浦后,继任的历届开发区领导,不管何时何地,向他了解洋浦的情况,寻求招商引资的帮助,他从不推辞、一律慷慨相助。

2001年7月,洋浦管理局在上海举行“洋浦投资政策、环境推介会”。他以上海经贸委副主任的影响力,积极动员上海企业参会。

会上,江局长以主人般的热情介绍洋浦,谈洋浦的前世今生和未来,鼓励与会者提问。

当时,我和程涛同在经济发展局,负责组织办会。我们看着、听着、感叹着:一个人要有多么执着的事业信念,才能修成如此的坚守呢?

2004年12月,陪丁尚清局长往北京访原国务院特区办老领导,恰逢江上舟局长在北京,他热情帮助我们联系已调往中央各部门的老领导参加座谈会,与参会者一起为洋浦发展出谋献策。

还是在北京,我们想与中国石油大学在洋浦合办技工学校,要请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支持。江局长知道后很赞同,其夫人吴启迪马上见了我们,并帮助联系了中国石油大学。

第二天,我们在石油大学与校方领导会谈,签署了与中国石油大学联合办技工学校合作意向书。

遗憾的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此事中途搁浅。

江局长关心洋浦办学,始于初心。

1994年元月,洋浦管理局敢为人先,在海南第一个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开启海南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

魏文银是洋浦管理局招聘的洋浦实验学校第一任校长。第一批招聘有16名教师和3名学校负责人。

新建的洋浦实验学校,分为小学部和中学部。

洋浦太阳公司董事长张能敏向学校捐赠了一批校服。此前,学生多穿拖鞋上学。这年的在校生,就成了洋浦第一代穿鞋子、着校服的学生。

一名叫陈杰的当地学生,洋浦初中毕业后考入海中,后来又考上了清华大学。

随后,越来越多当地的孩子,陆陆续续考上了北大、同济、上海交大、中山大学……洋浦告别了没有高考生跨进中国名校的历史

洋浦开发建设前十五年,洋浦老百姓说: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洋浦唯一开发“红利”——教育。

2008年,在江上舟局长建议下,丁尚清书记带领洋浦中层干部考察学习上海化学工业区。

根据洋浦开发区石化功能区工作需要,管委会委托江上舟局长在上海推荐一位有石化工业园区经验的退休领导干部,聘为顾问。

江局长推荐阮延华担任开发区高级顾问,他曾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化学工业区等大型开发区担任主要领导。积累了丰富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实践经验。

经阮延华顾问建议,丁尚清书记带领我们赴新加坡裕廊工业区考察学习。

裕廊工业区属世界级石油化工巨头企业,产业涵盖炼油、化工、仓储、物流等石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炼制中心和全球十大乙烯生产中心之一。我们在这里重点考察了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的形成、发展历程,学习了产业链招商等经验。

学习归来,洋浦管委会丁尚清书记、倪强主任更加坚定:加快洋浦石化功能区建设,使之成为洋浦腾飞新的增长极。

志在必得,招商引进芳烃产业链PTA关键节点项目。

确立了石化功能园区公共基础设施集中配套思路。随着国投公共油品码头落地,推动建设园区公共码头、公共管廊、公共消防设施、集中供热的“四个一体化”。

从而使得,洋浦石化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工作重整旗鼓,高起点,不走弯路。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不离不弃洋浦情

1993年4月10日,洋浦管理局挂牌成立,迈出洋浦征程第一步,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从儋州通往洋浦的路口旁,洋浦管理局立有一幅大型宣传牌:“按国际惯例办事,与世界经济接轨”。

进入洋浦经济开发区关口,大门旁还有一巨幅宣传牌:“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座新兴的滨海工业城正在崛起”。

赫然醒目,令人震撼。心灵翅膀,羽化升空。

鼓舞我们走不一样的路,追寻不一样的新思想。

江上舟局长在洋浦管理局挂牌仪式上的讲话,被众多媒体称为“洋浦宣言”:

“小政府、大社会”;

“最小的行政干预,最大的经济自由”;

“无论公产私产,都是洋浦财产”……

那时,我们这些先后从祖国四面八方,踏上这片热土的新洋浦人,每天精神振奋,工作不分昼夜。

为尽快适应经济开发区的工作需要。管理局分批派公务员到新加坡培训,借鉴新加坡政府开发工业园区经验。

此举,又是海南省首例。

在省直机关,居然有不少熟人向我表示,羡慕洋浦的公务员。

管理局赴新加坡培训的人员,多数是第一次出国。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在探讨市场经济下转变政府职能方面,从借鉴中转化出积极的成果。

洋浦管理局三项重点工作全面铺开。

一是搬迁安置;二是行政体制改革;三是实现办公自动化。

我当时任管理局综合办主任,负责办公自动化工作。

起初,有畏难情绪。

我长期就职国企,一个外行,面对两年内实现“无纸办公”,心生忐忑,惶恐难以担当如此重任。

鼓起勇气,向江局长陈情请辞。

江局长听后,娓娓道来:经济开发区的使命就是改革创新,充当改革实验田。与世界信息产业先进水平接轨,行政办公信息化、网络化,提高经济开发区政府办事效率。“自动化办公”在海南属第一家,无经验可借鉴,唯有创新,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

说一会,停顿下来,深邃的眼睛直视着我。

接下来,他从瑞士讲到德国,又从德国讲到美国,我的思维随之到了瑞士、德国、美国。

好一个大江东去!真不得不佩服他超强的语言感染力和说服力,令人叫绝,不由得产生共鸣,升华认知,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

这个项目在江局长领导下,有综合办信息部的自动化专家周坤明部长、局长办秘书李伟华博士、李冬山硕士以及文秘部长张德桐博士的共同努力。

从项目建议书开始至设备安装、试运行,最后与省机关自动化办公对接和项目验收。得到上海同济大学支持和参与建设,受到江局长夫人吴启迪校长的鼎力相助。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洋浦管理局机关在海南省第一个实现“无纸办公”。

当时的海南省委阮崇武书记,亲临洋浦管理局现场观看办公自动化运行。

平凡见真情。

记得一次,跟江上舟局长去干冲办事处夏兰村,看望一位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名字蒲廷尉。

石头房子矮小,屋顶瓦缝枯草随风摇摆,一股沧桑感掠过。

进门,一眼无余的房间,家具简单令人惊讶。

厨屋里,三个石头支起一口锅。

江局长揭起锅盖,我们看到一锅地瓜稀饭。

他们说,这锅稀饭,一家人吃一天。

蒲廷尉从床上坐起,江局长坐在床沿边,如同亲人般寻问病情。

离开时,江局长从上衣兜里掏出几张50元钱,给蒲廷尉家人。我们随行人员,也赶紧从包里,口袋里分别掏出50元、20元给其家人。

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随领导参加慰问,慰问金自掏腰包。

难以忘怀。

其实,只要一个人心怀善良,就一定是个好人,也一定能被后人记住。

潘江汉,儋州白马井人。战争年代担任琼纵支队长、总队长。解放后担任海军广州基地副司令员。

洋浦经济开发区位于白马井镇对面,隔海相望。洋浦开发后,老司令非常关心家乡开发建设变化。

每次,潘老来洋浦管理局,江局长要亲自接待、汇报,听取潘司令员的指示。

江局长叮嘱我,在1号楼单独安排一间宿舍供潘司令来洋浦休息。

一次,在洋浦湾宾馆,饭后散步,站在海边。潘司令指着对面海岸告诉我们,渡海解放海南岛首个登陆点是在白马井。

十多年后,电视剧《解放海南岛》中体现了这个情节。

江局长有时会虔诚地注视着潘司令,握住他的手。这个场景总是在我脑海里存在着。

一来二去,与潘司令熟了,他称呼我“小时”。潘司令给我讲述了战争年代琼崖纵队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峥嵘岁月。讲了“红色娘子军”、“琼崖女英雄刘秋菊”英勇事迹。

退休后,我继续负责洋浦关心下一代工作。

洋浦关工委每年组织洋浦中小学生,学习琼崖革命武装斗争事迹,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精神以及琼崖女杰刘秋菊英雄事迹报告会。

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使然,更是心灵洗礼和慰藉。

我不是“红二代”,没有经历过江局长那样的成长环境。他们长期接受革命家庭的传统教育,能以高远的眼光去看这个社会。

江上舟局长对革命先辈,是发自内心的敬重,是融化在血液里的爱。这种敬重变成了感恩,感恩那些为和平年代浴血奋战的革命老前辈。变成了传承,传承铸就对事业忠诚,报效祖国“春蚕到死丝方尽”。

1995年春节,江局长没回上海家。年三十晚,到干冲办事处书记林志平家吃年饭。

林志平是儋州本地人,开发区成立之前任干冲镇长。

江局长携妻子和二儿子再度探望林志平一家人。妻子吴启迪夫唱妇随,平易近人。至今,林志平还保存着当年江局长夫妇与他家人的珍贵合影。

洋浦本地孩子考取上海同济大学,江局长夫妇从入学到毕业,直至参加工作,都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相互的心,对等的感情。

不虚伪,不势利,待人诚恳。

这就是江上舟局长夫妇的人格魅力。

江局长对下属,关爱包容,批评少。即使犯了错,只要认错,一带而过。

对班子成员,开诚布公,对事不对人。即有别人不当,一笑了之。

有人说江局长性格单纯、说话透明,是从政的忌讳。

我似乎也觉得这位领导对人、对事过于宽厚,太理想化。

吾今方得悟也。

何谓一个人的高尚品行?去掉骄傲之气和贪欲之心,抛弃谎言、狡诈及权谋,真正的内藏道德,才是人们称道的“大智若愚”。

1997年,江上舟局长调往上海之前,清理了一些关于洋浦产业规划、项目规划资料交给我。

其中有洋浦土地开发公司委托日本丸红咨询公司做的洋浦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厚厚一大本。

二十多年来,但凡管委会做洋浦经济发展规划和委托中介机构做经济发展课题,均借阅参考。我的办公室几经搬场,我都抱着这本资料先搬先离。

江上舟局长接着说:近几年,有一些人会离开洋浦,我预料你和夏明文、金南浩、滕利贵几个人不会离开洋浦。

我问:是因为我们年龄大了没地方可去吗?

江答:不是。有人说离开(洋浦)的人是精明的,留下的是坚强的。应该说,走的人不一定都精明,但留下的人却一定坚强。

真不知他是以何判断的,我们这几位老洋浦,还真一条路走到了底,坚持洋浦到如今。

2008年3月,江局长在三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试验是有价值的,奋斗是值得留念的,开拓的经历很宝贵,对人生来说是难得的,况且洋浦承载的是世纪伟人的期望”。

这也是在给洋浦第一代开拓者打分。

每每回顾二十年的风雨路,江局长都会感慨万千,怀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一同奋斗过的特殊“战友”。他调离海南后,不管工作、职位有何变化,洋浦人还是习惯的亲切称他为“江局长”。

2002年,江上舟局长例行体检确诊肺癌。

此后十来年,他几乎从没间断过工作,即使肺部动大手术,也视同做阑尾炎手术,休息一周后,又像拧足的发条开始运转。

2008年12月,江上舟局长和部分老洋浦人在海口文华酒店聚会。

谁都不问起患病情况,不是不关心,而是不愿触碰那痛。

倒是江局长大大咧咧,主动提起近几年患病从发现确诊、动手术,到后期康复的情况。

还说,世界近一百年来在医学领域,对癌症治疗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增加免疫力,心境泰然处之胜过药物治疗;化疗还不如喝点灵芝汤等等。

不言病痛,却边说边哈哈大笑。越说的风轻云淡,越听的心里难受。

我不由自主到洗手间,泪流满面。

与江上舟局长共过事的人,往往感觉他不仅是领导,更是有情有义的兄长。

2010年4月17日,江局长最后一次来洋浦。大家已知他病情加重,癌细胞转移了。

那天,江上舟局长曾经的老部下,从洋浦各工作岗位赶来聚会。我们想象见面后他的神情:消瘦、憔悴、虚弱无力,满心酸楚地等待着。

当江局长出现在面前,大家激动地争相与他握手、拥抱。他还是那么满面春风,侃侃而谈、笑声朗朗,亲切叫出在场每个人的名字。

中午,洋浦管委会倪强主任宴请江上舟局长。

席间每一位老洋浦人,都双手端杯,高举齐眉向江局长敬酒,但都不愿江局长喝白酒,只往酒杯里斟一点点红酒。

江上舟局长来者不拒,碰杯就干。

当提起洋浦石化功能区的PX、PTA,PET等项目,和几个正如火如荼开工建设的石油储备项目,他无比兴奋说:洋浦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南海油气田开发加工基地没有实现,但进口原油加工基地成功了,“油头化尾,吃干榨尽”。

他说过“乙烯项目动工,我再来看看”。

而今,“大乙烯”项目已动工,我们期待江局长回洋浦共享盛况。

他却没有再来。

那一日,那一时,江局长是为一年后的永远离别,来洋浦辞行了!

江上舟局长走了,带走了他的不舍。却将对洋浦的期望,矢志不渝洋浦心,不离不弃洋浦情,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结语:昔日洋浦,人少,水少,树少。荒地多,石头多,仙人掌多。

江局长曾站在如今洋浦滨海文化广场的位置——当时长满仙人掌的乱石坡上,面向新英湾,和我们憧憬洋浦未来的美好生活:

“洋浦就是在建的小香港。将来,洋浦人都能自驾免税车,公务员要住面朝海湾的连排别墅……”

今日洋浦,新一代洋浦人正在打造以港促产、以产促城港、产城相融合的示范区,建设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临港滨海城市。

2020年,洋浦工业总产值占全省34.1%,港口吞吐量占全省29.5%,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34%。洋浦港已开通33条内外贸航线,一条洲际航线。外贸货物吞吐量占全省78%。

今年4月22日,洋浦保税港区首单零售商品完成交易。

武汉外国语学校与洋浦管委会合办的外国语学校已开始招生。

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正加快推进,是境外大学首次在国内独立办学,将为洋浦乃至全国培养优秀技能人才。

今年3月26日,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石化新材料院士工作站揭牌,是岛内规格最高的院士工作站。

洋浦滨海文化广场已经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大厦、保利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城市会客厅等多个地标型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多想当面报告江局长:您当年美好的愿景,未能实现的蓝图,一茬茬洋浦新人都没有懈怠,正在扎扎实实地一件件完成、一步步实现。

明日洋浦,一定如您所愿,将有更多更好的消息,将快速发展成海南自贸港最璀璨的明珠。

东新英,西神头,北部湾外湾。潮起潮落十年祭,遥寄慰英灵!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