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 《争吵》听课有感

《争吵》听课有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23K 次

前几天,工作室学员吴振宏老师要上三下的《争吵》一课。全体学员跟着王老师一起听了试教课后,围坐在工作室里议论。当大家七嘴八舌谈了自己的想法后,王老师依然坐在那里,只是翻看着一个个不同版本的《爱的日记》(《争吵》一课选自《爱的日记》),一言不发。王老师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面面相觑,期待着他的发言。

《争吵》听课有感

过了一会儿,王老师终于开话了。他没有直接说课的某个环节该怎么做,而是从文本谈起。第一次听王老师评课议课,让我看到了王老师的思考过程。文本解读该从哪儿做起?备课该怎么备?王老师没有具体说教,他只是在做给我们看。

一、尊重原著精神,静心解读文本

我们都知道学习只有知不惑,才有可能进步。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吴老师的用心值得我学习。备课前,他已经购买了不同版本的原著《爱的日记》在潜心阅读。对于原著中“我”和安利柯的故事还有不少,读了原著后的吴老师,对俩人的友情也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是,正当我们等着王老师为大家做进一步指导的时候,王老师的一个问题让大家纳闷:“戒尺是什么?”“古代老师教训孩子的尺子。”吴老师解释道,我们也点头称是,不明白王老师为什么还要问这样的问题。王老师追问:“老师用的戒尺怎么会在他的手上?戒尺是一个细节,是小说中的一个道具。他为什么带戒尺?”“难道是老师的?”我们猜测。但如果是老师的,作为父亲的人品,应该不会一折两段。

讨论至此,王老师又读起了原著,静静地,静静地……吴老师忽然说:“‘戒尺’在这个版本里的翻译是‘尺子’,说明是翻译的原因,应该就是孩子自己的尺子。”第七自然段,俩人说的“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等着你!”的意思一样吗?当然不一样。“我”认为克莱谛要打我,可我又为什么这样回答呢?我们觉得也许是要面子,不好意思认错。那么,既然我已经决定要“挨打”,当克莱谛走进了我的时候,“我”又为什么要举起戒尺呢?是防御?是发自本能地要还击?

当大家在在七嘴八舌探讨的时候,王老师却还在翻看原著。忽然,他对我们说,夏?D尊的版本译文中“我”的回答那句话“我也等着你!”这句话是没有的。这个版本里有这样翻译的一句话:“‘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心里一直反复想着这句话。”看来,“我”听了克莱谛的话后,认为他肯定要打我,所以,后面就做好了“挨打”的准备,但自己的戒备心里还是比较强,由于他认定克莱谛会打他,但同时又想起父亲跟他说:“千万不要还手……”所以这时候,“我”举起戒尺,不是为了打他,而是以为克莱谛要打,自己要防御。我们听了豁然开朗,对呀,如果这样去理解文本就能理解通了,之前我们讨论时的矛盾也不存在了。

王老师就是在这样示范引领的过程,让我看到他是怎样潜心研读文本的。精读文本找到困惑点,尊重原著解开疑点,细细推敲了文章中我们都没有关注到的一些会引发争议的点。比如本文中的一个词“戒尺”,又比如“我”前后的一些矛盾动作……而在这之前,这样的一些字词,我们却是熟视无睹。看来,读通课文,要真正把自己彻彻底底地融到教材中去,对文章的主旨精神能准确领悟到,才能说是读好文本了。

二、遵循体裁特点,锁定教学目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研读文本的时候,不少人都会反复去读课文。但是,我们是否都会认真去考虑一下文章的文体呢?也许是不一定。而王老师却向执教学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的文体你怎么理解?”吴老师回答:“日记。”王老师说:“但课文呈现的不是日记形式。”吴老师解释:“在《爱的日记》中是日记。”日记可不是文体,我心里嘀咕。“日记是外壳,其实是日记体的小说,采用的是日记体的方式。”果然,王老师对我们说,“如果定位在小说。节选其中一篇。一方面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另一方面,每篇小说又可以单独成篇。《爱的教育》是翻译后起的名字。”

王老师指出,细读文本后最怕出现的问题是“碎”。我们在文本细读的时候,要有整体关照的思路。今天的课堂实施起来主线不够清晰,比较碎,教学按照我(安利珂)心理变化来组织教学,又没有贯穿始终。接着,王老师引领我们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小说究竟该怎么教?”他说:“从小说的基本要素看,有人物、情节、环境。实际上小说的核心是人物。如果人物是核心问题,那么‘在你看来,克莱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就是一个能指向核心的,贯穿始终的的问题。如果以此为任务,哪些地方,哪些语段是要作为重点的'?很显然,是要有助于帮助理解克莱谛这个人物的形象。在本小说中,克莱谛是主角,而‘我’这个人物是衬托的作用。像今天这样的处理,人物形象是模糊的,上升到道德教育的层面。小说肯定有教化作用,但一定是在人物形象体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

就这样,王老师带领我们从文本体裁入手,抓住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以此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贯穿始终。比如,我们可以问问:“克莱谛是这样一个孩子,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孩子肯定说“喜欢。”再追问原因,孩子肯定会说:“因为他人品特别好。”再深入去研读文本。这样的设计,就能比较好地抓住了教材的本质的东西。我想,无论采取什么教学策略,如果结合文体特点,确定了教学主线,那么教学的主方向就不会出错了。

  三、找准心理冲突,落实读写结合

语文课要体现语文味。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安排了一处读写结合点的联系。安排的时间是课后,当我准备举起戒尺,准备挨打的时候,克莱谛却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向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这时,吴老师在指导朗读后,请孩子们思考:当你左右为难,不知所措,打算用自己的方式来结束这次矛盾的时候,你听到的却是一句温和的话,面对此情此景,我想说:“()”然后让孩子们写一写。写的时间比较充分,但吴老师自己觉得效果也没有预设的好。这究竟是为什么?

王老师建议继续抓住小说的特点。一开始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正举手想打的时候,被老师发现,所以说了:“我在外边等你!”而后来,又原谅了“我”,这个变化的截点在哪里?文章较多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但与此同时,克莱谛也应该是有丰富的心理活动隐含在这里的。读写结合点的设计就可以与这个截点结合起来,也就是放在第六段“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里。让学生用心感受并写一写,将原文隐去的克莱谛的心理活动,所思所想等在这里喷吐一下。这样的写话练习,就将克莱谛的形象立体化了,也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小说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这本是听课评课,可是王老师并不是教学员如何具体一步步去操作。他只是带领我们的其实是一起细读了文本。通过细读文本,把握准了教材的主旨及课堂该主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具体采用什么样具体的教学策略去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则留给学员自己去理解感悟了。在解读完文本后,王老师让小吴老师自己再说一遍我们讨论后他收获的东西。刚听完就得说出来,我想不管谁都会有些紧张,王老师安慰吴老师,其实也是向我们各位学员传达这样的理念:“导师说什么,大家讨论那么多都不是你的,只有你说出来的才是你的。”

交流结束的时候,王老师意味深长地说:“细读文本,就是忌讳碎。”他告诉我们,整体关照的意识不能丢。我们拿到文本,首先看到整体,进入细节品读的时候,就只看到树木了。细读完的时候,要记得退出来,继续能看到森林。也就是回顾到整体。是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文本解读就支离破碎,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关键点的细节品读理解又不到位。看来,好教师要能够两者兼顾!虽然,要这样做到真的很难,让我们尽量这样去努力吧!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