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演讲稿 > 经典演讲稿 >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演讲稿(下)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演讲稿(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91K 次

俞敏洪,他被称为中国最有魅力的校长。无人不知的新东方就是他一手创办的。曾获得无数极高的荣誉。关于他,我们能感受到最多的是从他的演讲中。他的演讲总是那么的鼓动人心。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演讲稿(下)

网为您整理了十篇他的十分经典的演讲稿,赶快来看看吧。

七、《不能失去的珍贵》1500字

如果一个小小的手机失去了都让我感到牵肠挂肚的话,那我们生命中一定还有远比手机珍贵的东西,我们绝对不能随便失去。

几天前不小心把手机丢了。按说一部手机现在也不算值钱,而且只要到电话营业厅报失后办张新卡就行了。但心里依然觉得丢了一部手机好像失去了很多不可弥补的东西。这部手机已经跟了我好几个年头,变成了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后来出现很多新款手机,我还是没有舍得更换,好像一个老朋友一样,交往久了,尽管知道对方有一些不足和缺点,但依然愿意交往,因为和老朋友在一起,熟悉对方的脾气个性,感到更加自在。手机里还储存了上千个电话号码,丢了手机就把和无数朋友的联系方式给丢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另外,手机中还录入了一些我常常阅读和背诵的文章,还有很多场合拍的纪念照片,现在突然都没有了,就像丢了老朋友一样,有点魂不守舍了。

突然想到,在我们生活中拥有的很多东西,拥有的时候完全没有感到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只有失去了,才发现这些东西是多么珍贵,多么值得留恋。但我们生活中不能等到拥有的东西真的失去了才去体会这些东西的珍贵,因为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不会回来。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在没有失去前就小心爱护好这些东西,而不是失去后留下后悔和遗憾。如果一个小小的手机失去了都让我感到牵肠挂肚的话,那我们生命中一定还有远比手机珍贵的东西,我们绝对不能随便失去。

我们不能失去我们的家庭。家庭是风雨中的那间温馨小屋,在整个世界都抛弃我们时我们依然拥有的唯一归宿。只要家庭存在,我们的灵魂就有坚强的支点,我们走进狂风暴雨,走向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条可以回头的路在身后,把我们从流浪的荒野引向温暖的炉火。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我们牵挂这个世界的理由,父母、孩子和爱人。

我们不能失去我们的朋友,在生命几十年的历程中,之所以有生命的精彩和起伏,是因为有朋友;之所以有事业的成长和辉煌,是因为有朋友;之所以有痛苦后的安慰和温暖,是因为有朋友;之所以有思想的进步和喜悦,是因为有朋友;我不敢想象没有朋友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那生命该会多么痛苦和寂寞。而一路有朋友相伴的旅程是多么幸福的生命。

我们不能失去书籍,书籍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慰藉,再孤单的人生只要有书籍相伴就不怕一个人独行在路上,书藉也是永不会抛弃我们的朋友,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来到身边,不需要的时候默默守候在一旁。打开书本,总能引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有人说在监狱里整治犯人最残酷的办法就是不让犯人看书读报,这样他的精神就会一片茫然,心理就会崩溃。我有过类似的体会,坐长途飞机的时候,十几个小时,如果有一本你喜欢的书,时间就会过得飞快,如果没有书籍,十几个小时就变成了一段度日如年的难熬时光。因此,在我浪迹天涯的时候,我可以什么都不带,但是一定要带上两本我可以反复阅读的书籍。

我们不能失去蓝天白云,尽管这件事由不得我作主,但我深深体会到了人类失去蓝天白云有多么可怕。城市上空的污染让我们呼吸困难,疾病丛生;人类的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了灰色和压抑。当我到达草原看到辽阔的天空和黑夜中满天的繁星时,我突然明白,人类只有生存在这样的天空下,才是真正酣畅淋漓地活着;难怪草原的歌曲是如此的嘹亮、悠长和动听。

我突然发现,我们生命中不能失去的东西太多太多,而且都是如此的珍贵,但所有这些珍贵的东西似乎与我们日常的追求和工作没有太多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追求着事业的成功,追逐着世俗的名声和地位;当然我们也在追求买更好的房子、汽车或电子设备;但如果有一天,我们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一,要不选择亲人、朋友、书籍和蓝天白云,要不选择财富、名声、地位和汽车时,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因此,什么东西对于我们最重要已经一目了然。想到这里,我觉得丢失手机已经不那么重要,幸亏我生命中拥有的很多珍贵的东西还没有丢掉,我还来得及把这些珍贵的东西照看得更好。也许偶然丢失手机是上天对我的生活已经误入歧途的一种警示?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丢失手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八、《学会自信而理性的冒险》1800字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有自信,那么无论怎样抛,我们命运的硬币都是正面朝上……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不幸是因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自己的鲁莽或者自己不用心思考而造成的。只要你用心思考,你就会远离这种危险和不幸……

不要为了避免危险而变成胆小鬼,一定要做有一定把握的,但有点冒险的事情,这是成就事业的最好的方法……

记得中国古代有一个将军抛钱币的故事。有一次,一个将军在打仗以前对所有的士兵说,我们来抛手里的一把钱币,看看今天到底能不能打胜仗。如果钱币都是正面朝上,我们就可以打赢。这个将军把钱币往上一扬,让所有的战士看,结果所有的钱币都是正面朝上。战士们军心大振,欢声雷动,一举把所有的敌人都打败了。战士在狂欢的时候,将军重新把钱币拿出来,结果发现钱币的两面印的都是正面的图案,随便怎么抛都是正面。同样道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有自信,那么无论怎样抛,我们命运的硬币都是正面朝上。当然,这并不是说要盲目地自信,因此,我们要做到下面几件事情。

首先,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或者能带来良好结果的事情。你要有一个良好的判断力。让你喝一桶水,你肯定喝不下去,但是让你喝一瓶水,你就能喝下去,所以当你只能喝一瓶水的时候,千万不要有喝一桶水的胃口,否则,你会把自己撑死的。当你只能背十个单词的时候,千万不要决定一天要背一千个单词,否则,你会把自己憋死的。你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还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你一定要坐在你能够胜任的位子上面。如果你在一个不合适自己的位置上,最后的结果一定会把自己毁掉,因为你在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

第二,一定要运用常识和智慧,远离危险和不幸。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不幸是因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自己的鲁莽或者自己不用心思考而造成的。只要你用心思考,你就会远离这种危险和不幸。我举一个例子。四年前的冬天,新东方有一个学员在47中上课,晚上出去吃饭,回来的时候发现学校的大门已经关上了。铁栅栏上面有尖尖的红缨枪那样的箭头。他认为自己爬过去没有问题。但是那天刚好下了雪,铁栅栏上面结了冰,他翻到一半的时候,一不小心滑下来,整只手被铁栅栏的红缨枪穿透了。这就叫做没有常识。当你发现铁栅栏很滑的时候,当你发现翻过去已经具备了50%以上危险的时候,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敲门,把那个值班的人叫起来,哪怕你被他骂一顿,但是你可以安全地进去,而不是翻越铁栅栏进去。那个人在医院了住了一个礼拜,最后将永远带着一只破残的手渡过自己的余生。其实,很多危险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你没有避免,这是因为你的判断失误。

同时,不要为了避免危险而变成胆小鬼,一定要做有一定把握的,但有点冒险的事情,这是成就事业的最好的方法。当你发现成功的可能性有50%的时候,你就可以去做。另外,一定要有一个前提,如果你失败了,你是能够经受住的,不至于变成神经病,不至于自杀。比如说,当初我从北大出来的时候,实际上是带有风险性的,因为1990年从北大出来意味着失去铁饭碗,意味着是一辈子不知道把户口落到什么地方去,意味着自己的档案不知道往什么地方放,何况我的档案里还有一份一级记过处分的记录。我预料到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敢要我,但是我是有把握的,因为我知道出来以后每天晚上可以去上课,我作为老师是合格的,我每天晚上赚20块钱是合格的。如果我每天晚上能赚20块钱,一个月就能赚600块钱,而当时北大给我开的工资是120块钱。我在外面上课赚的钱比北大拿的工资多了4倍,即使我租房子,也能养得起我的家人。我是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从北大出来的。后来干新东方,也是有前提条件的。

我认为,如果把我前两年所赚的几万块钱全部投入进去,即使这些钱都损失了,我也不会自杀。因为这只能说明这两年我在经济上毫无收获,但是我还是一个老师,依然可以从一晚上20块钱开始干起。由于有了这个前提,1993年我就敢于把我所赚的钱一次性投入到新东方。因为我知道,这个失败对我来说能够承受得起。当你发现一个失败对你来说能够承受得起的时候,你就要去冒险,你就要去大胆地尝试,否则,你的生命将会因为你的谨慎和小心失去色彩。你会像田螺一样,碰到任何事情就往里缩,因此你就失去了像鱼一样在大海里畅游的机会。一个田螺一辈子所走的路也许很多,但是它永远在那个壳里,永远在那里绕圈子,永远没有离开过自己周围一方寸的沙滩。但是一条鱼可以游遍大海,因为它摆脱了田螺的胆怯。所以一个人对自己的过分保护也会使自己失去机会。如果你要让自己能够像鱼一样畅游大海,那就必须有勇气。

九、《专注的好处》2000字

我们一辈子拥有的时间不是无限的,我们能够做的事情也不是无限的,所以在不断探索世界、扩大眼界、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的同时,能够让自己专注起来,一心一意熟读几本书、一心一意学习一个专业、一心一意做成一个事业、一心一意爱一个人,未尝不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教科书就那么薄薄的几本,其他任何书籍几乎都是被禁止的,图书馆借不到,书店买不到,因此只能把教科书翻来覆去地读,用报纸认真地把书皮包起来,里面的书页都翻烂了,书皮还像新的一样;由于没有别的书看,语文书中的课文背了一遍又一遍,从《小英雄雨来》,背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又背到《阿Q正传》;到现在为止每一篇课文都还像刻在心上一样。现在回想起来,背过的大部分课文是适应政治形势的文章,好像白背了,要是当初就把中国文化中最美好的篇章都编到教科书里面,到今天一定还能用到,并且受益无穷。于是不禁想起了两件事,一是不知道现在的教科书到底编了些什么课文,如果现在的学生还能像我们当初背那些没有用的文章一样背出来这些课文,是不是能够受用终生;第二件事情就是古时候学生从小只背四书五经,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尽管刻板狭隘,但凡是背过的人一辈子都可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也成就了不少像苏东坡、王安石这样的伟大人物。当然现在的学生除了语文,还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等学科,而且还必须学,不学就会落后于时代,结果是知识面比古人要广得多,但从熟能生巧到终生使用来说,则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考试学习,考试完了就忘了。学习不再是为了终身受益,过完了考试门槛,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像敲门砖一样扔掉了。

进了大学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体会过小时候一篇篇课文慢慢背,背出无限乐趣来的那种快乐。在大学里发现同学们像百米冲刺一样比赛着读书,读了一本又一本,大家不是比谁把哪本书研究透了,而是比读书的数量,只要能把书名、作者和内容概要记下来,能回到宿舍吹嘘就是胜利。结果在大学读了很多书,几乎没有哪本书中的重要思想能够信手拈来地引用。现在想来,要是在大学不那么虚荣地去追赶同学的读书数量,而是踏踏实实研究几本书,可能现在学问的境界和思想的深度就不一样了。林肯好像一辈子的床头书就是圣经和莎士比亚,别的书他都不读,结果心智同样伟大而广博;当然我不是说大家一辈子只读几本书就够,而是在广泛读书的同时,确实应该真正精读几本书,甚至背诵,达到心灵的领悟为止。

在大学的时候,也曾经拼命学习英语,教科书学了一本又一本,结果学了很多年,英语水平还在洋泾浜的水平上;想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老师那一辈人,进入教会学校后就拿着一本圣经,翻来覆去的念叨,抛开宗教意义不说,几年以后一本圣经翻得烂熟,结果英语水平一辈子过关;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听到我们那些老师读英文时优雅的发音和充满自信的慢条斯理,打从心眼里惊奇,设想一下当时既没有录音设备也没有复读机,就能把英文讲得如此地道,那是一种何等迷人的状态。我们现在什么学习设备都有了,把英文学好却很难,是什么原因呢?是我们没有把注意力专注到一个点上,一个点都没有抓住,想要抓住全面当然会很难。所以现在有人问我英语怎么学,我常常一句话说完:把任何一本好点的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就行,我没法说让大家把圣经背出来,否则大家会以为我是传教的呢。

现在的孩子们选择太多,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见多识广,机会众多,坏事是不再专心致志,常常三心两意见风使舵,不断改变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方向,结果最后就迷失了方向,也迷失了人生。我的一个朋友做过一个调查,看有多少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不喜欢,结果有一大半是不喜欢的;过去专业是被分配的,不喜欢情有可原,现在专业是学生自己挑的,不喜欢就已经不对头;但更加不对头的还在后面,很多同学因为不喜欢就换了自以为喜欢的专业,结果调查发现,在换过专业的学生中,依然有一半的同学对于自己换过的专业还是不喜欢;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在众多的机会面前是多么地不知所措。回想起来,反而觉得我们那时的大学生活更加幸福,国家给你分配一个专业,你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结果是不得不学会喜欢,后来很多人还成了专业领域的杰出人才。正像丘吉尔所说的那样,一个人不在于他喜欢做什么,而在于学会喜欢正在做的事情。

任何一件事情获得成就,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时候很多人喜欢一件事情是表面的喜欢,一旦要付出努力就会望而却步。我有一个朋友喜欢听钢琴曲,对于会弹钢琴的人羡慕得要死,后来终于有了时间有了钱,于是下定决心要学钢琴,请了很好的老师,结果两个月之后就彻底崩溃放弃,我问他为什么放弃,他说听到自己弹出来的刺耳的声音,神经病都快发作,对钢琴再也没有兴趣了,从此把自己对于钢琴曲的喜欢也消灭了。所以,我们喜欢一件事情和要真正做好一件事完全是两回事,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我在开始做新东方的时候,是被生活所迫,所以谈不上喜欢做,有几个和我同时创业的人,最后都耐不住寂寞和辛苦,半途而废了,但我没有别的事情好做,人又不够聪明,所以只能坚持下来,最后歪打正着,做成了新东方,也喜欢上了新东方。

我们一辈子拥有的时间不是无限的,我们能够做的事情也不是无限的,所以在不断探索世界、扩大眼界、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的同时,能够让自己专注起来,一心一意熟读几本书、一心一意学习一个专业、一心一意做成一个事业、一心一意爱一个人,未尝不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十、《挣脱生命的束缚》2000字

每个人都渴望生命能够像海水一样没有障碍地奔腾流动,和蓝天相接;每个人都渴望生命像风一样从天空自由自在地飘过,除了带走白云,没有一丝牵挂。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受到束缚,就像没有任何动物愿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人的一生都是为了挣脱某种束缚而努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使生命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机遇,咀嚼失败,品味成功。

人一旦有了自觉意识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束缚抗争。从十一、二岁开始,青少年一般都会有几年很强烈的反叛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常常不管父母或老师说得对不对都和他们对着干。这一现象正是生命想要挣脱束缚的具体表现。可以说青少年对于父母的第一次抗争,就拉开了一辈子和各种各样的束缚进行斗争的序幕。动物通过角斗来宣示自己的力量,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人类通过智慧和耐心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最终摆脱社会的束缚进入自由状态,尽管这一自由状态有可能只是一种虚幻,但争取进入这一状态的奋斗过程正好赋予了生命很丰富的意义。

一个人与其说是为了理想而努力,还不如说是为了摆脱某种束缚而努力。如果我们出生在贫苦家庭,我们可能所有的努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贫困。因为贫困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束缚,在贫困中生命得不到张扬,也得不到尊重。所以在贫困中的人常常更加能够自强不息,因为他的背后有足够的动力:想要像城里人一样过上好日子(尽管城里人日子不一定好过),想要像城里人一样吃得更多,走得更远。这些最朴素的理想恰恰变成了最有持久力的拼命。

当人们脱离贫困之后,马上就会为了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努力,因为社会地位的高低直接和一个人的尊严有关。一个人如果社会地位低下,就像一群狼中的尾狼一样,永远只能吃最后一口肉,永远得不到最好的机会,甚至得不到母狼的青睐。社会地位低下这一可悲的状态足以鼓动任何男人和女人用尽一切力量和办法来摆脱卑微。社会地位的低下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痛苦,当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大学生看到有家庭背景的同学总有人前呼后拥,被女孩子前堵后追的时候,不管有多大的心肺都会胸口发闷。在这种感觉下,懂得社会地位不可一蹴而就的人会用持续耐心的努力来争取社会地位的改善(有时候这是一辈子的努力),而没有耐心的人就会采取危险行动,通过逢迎拍马、坑蒙拐骗来达到目的。面对社会地位,有虚荣心和贪婪心的人尤其危险,虚荣的人容易为了面子而断送幸福,而贪婪的人极有可能为了地位而断送生命,因为地位和金钱一样,没有任何满意的衡量标准,只能用内心去感受,一个面对地位和权力的诱惑不知道适可而止的人,极容易进入危险之地。但不管怎样,大多数人一辈子的奋斗过程,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过程。

当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人们就开始要求精神的解放、心灵的自由,希望摆脱社会对于自己心灵和精神的限制,这是更高层面的生命抗争(当然有些伟人可以跃过贫困和社会地位的障碍直接进入追求精神解放的境界)。人生而平等这句话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地位问题,也是一个精神自由问题,民主诉求的实质是摆脱思想束缚,获得精神平等。当我们发现现实世界的很多束缚不可挣脱时,我们希望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而这一挣脱心灵中各种束缚的过程正是伟大文学和哲学思想产生的过程。人们进行文学和哲学思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放自己的情感,同时获得通向幸福和自由的路径。

如果说一般人的生命奋斗过程就足以令人感动,那另外一种人的成功更加震撼人心,那就是摆脱了身体残疾的束缚而创造出奇迹的人,因为他们常常做到了连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海伦凯勒从小失聪失明,但最后写出了令人颤抖的美丽文字;贝多芬在失聪之后谱写了第九交响曲,霍金坐在轮椅上通过手指的动作写出了《时间简史》,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完成了《史记》;这些人的伟大成就没有一个不是在摆脱了身体残疾的束缚之后,放飞了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还有在中国那些聋哑女孩跳出的千手观音,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人们对于美丽的神经。我曾经碰上一个叫左力的浙江学生,从小耳朵就完全听不见了,到今天为止这个世界对他来说依然是一片寂静,但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直读到了大学,而且一直都是好学生,他能够通过阅读老师的嘴唇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他写出来的文字流畅通顺,思想丰富;现在他还准备到国外最好的大学去读书,从唇读中文转向唇读英文。我们拥有美好听力的人都没有把英文听懂学好,面对左力这样的学生,我们除了努力,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我把左力这样的人称作是带着束缚跳出了最美丽舞蹈的人。其实人的一辈子都有某些东西束缚着我们,不管是贫困生活还是社会地位,不管是传统习俗还是法律条文。生命的抗争就是在束缚中跳出美丽舞蹈的过程。没有束缚的生命反而显得轻浮而没有分量,生命的束缚和挣脱束缚的努力,使我们生命变得厚重而美丽。我在学习单板滑雪时对于这一点体会尤其深刻,单板滑雪必须把两个脚牢牢地固定在板上,因此在光滑的雪地上你只要站起来就会摔下去,在你和滑雪板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你会摔得鼻青眼肿,但只要坚持下去,你会慢慢发现,单板好像慢慢融化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已经在你脚下运用自如;借助单板,你已经可以翻滚腾挪,飞驰向前,为生命留下一连串的潇洒和美丽。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