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志 > 非主流日志 > 枯池边的“农场”

枯池边的“农场”

推荐人:湖畔居士 来源: 阅读: 2.77W 次

“农场”选址枯池边之地时其主创人是做了一番考察考量的,占地不算小,规模也较大,但不算大农场,有数口深井最水源,排水设施良好。

枯池边的“农场”

枯池,当然早已没有了水,但枯池留下的传说似乎有些惊人,称有龙在此;当然池中之龙也不会是大龙、有力之龙。

如此,可见农场的命运了。农场早已解体,成了附近村民的自留地,农场也就成了了解它的众多人的痛,甚而至于,是一个笑话了。

但农场的影响和涉及诸多人诸多事,仍然是附近一带人们的传说,正如那池中之龙。

其实,这农场是带问题操作的,初,主办人考察便怀以传说中的龙而操办,当然也有所谓“谋士”的“功劳”;且,有人阻挠,有人反对,但主办者的强硬和强势和对农业的热衷最终还是上马了,投资、建屋、组建“生产队”等前期工作一应俱全,经理、生产队长、会记等“五脏俱全”。

问:“生产队”已被证明为落后的组织,怎么还组织“生产队”?答曰:“爱好”。——主办人执意创办此农场处于对农业的爱好,此爱好,想必是出自于其前辈“生产队”时对其的影响。

农场并不是土地不肥沃,人皆懒,农场也受阳光雨露、风调雨顺和耕作者的付出而回报产出,收成也丰,但年年亏损,入不敷出。

农场的上马多少有些“迷信”色彩,因为那条传说中的龙;更有游戏的人从中搅合,可想而知农场的命运了。

有勤劳扎实耕耘者不服“怎么能年年亏损,种麦子玉米也会收获不少的,凭这么多地,这么好的条件?”但尝试一年,皆惨遭大败,痛失信心和亏损,最终偃旗息鼓,退而自省。

农场未曾种植过小麦,玉米是种过的,长势和收成还不错,是专门卖给城里人煮食和烤着吃的那种白色有甜味的粘性玉米,但,仍没有彻底让农场彻底扭转局势。

“管理不行”人们回复主办人的“虚心”请教。但学过工商管理的主人却似乎忘记了什么是“管理”一概念。

农场的形形色色种种种植皆成落空,有收成也买不了卖不好;一拨又一拨来欲振兴农场的人们不绝,似乎那游戏之几人和主办人很有能量,但那能量中似乎缺乏些当下人们发扬的“正能量”,或者是因为那时“正能量”一说没有普遍开来。

农场主人四处招工来干农活,也非无人愿意,远近善良老实的农人愿意出力,算是帮忙,算是出工挣工资,甚至有时,农场主人也亲自下地实干。但农场就是有较好的产出没得适当的回报。

农场主人震怒、出工者震怒,农场似乎在一个圈圈中转转。

有人称农场为“基地”,有人就简单地成为“地里”,当然更多人称之为“农场”。

农场的问题日益增多,但没人愿意放弃农场,当然不是因为那条传说中的龙,是因为这是一片水土丰沃的土地,农场上种植的紫荆年年花开悦目,香花槐更是灿烂引人香气宜人,蜜蜂年年来采花酿蜜。连小偷也时常光顾了。

农场主人的震怒却带来了厄运,他外出寻方振兴农场出车祸,人伤车损,却没有动摇他在传言“农场破产”后的信心,很快重返农场继续欲通过农场实现自己的理想。

头脑发热和固执己见以及游戏之人头撞南墙也不回头的坚持并没有把农场搞得更辉煌。终于在一次偶然的小事一桩却被演绎成大而又大的事后,农场完了。其实,连事都不是的事,“那都不是个事”的事,怎么就成了彻底完结农场的一根“小刺”,难道是正如“压垮骡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非天不时,非地不利,非人不和;非土不肥,非水不丰,非风不调,非雨不顺,非人不勤;农场就是没有发达,闲置了近二年有余后,不能再让宝贵的土地荒芜了,附近的村民各自把本该属于自己勤劳耕种的土地通过村组织索回,那片地便各有所种各有所产了。

农场的房屋也被有经营意向的企业主通过合同拿下,有了工业性用途。

一度集约生产一派繁荣的农场就此告终,现在不可再称为“农场了”。那农场便成了一个传说,一个笑话,一种痛。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