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心情随笔 > 邻居免费

邻居免费

推荐人:莺歌燕舞 来源: 阅读: 1.48W 次

老朱和老孙是文革前进入电机厂的,现在都已退休闲赋在家。老朱,合肥工业大学毕业,曾是厂里的总工;老孙初中毕业,是铸造车间技艺超强的师傅。八十年代前,两人待遇好象差不多,住平房时还偎过邻居。以后差别越来越大,工资差了一倍多,住房也不一样,朱总住的是“高工楼”,老孙依然住在挨着高工楼尚未及改造的平房里。相同的是,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的中,他们都育有两儿一女,不过,现在都已结婚成家,分道扬镳。

邻居

住在简陋平房里的孙师傅没有感到丝毫委屈,整天乐滋滋的,门前树枝上挂了个会叫的小鸟,几株小月季开着红白相间的花在院子里争奇斗艳,显得他们家总是很有生气。夏夜,一张小桌摆着茶水,退休的哥们或是在职的徒弟就会在这儿说天道地,温暖拥满了这个小院落。

老孙的三个孩子都已结婚成家,几个孙子、外甥也帮他们相继看大,尽完了义务,没来及享清福,老俩口就进入了古稀之年。老伴常年劳累,血压血脂偏高,经常头晕、胸闷、心慌,孙师傅不敢离开半步。一日,老伴晕倒在地,孙师傅急忙给大儿打了电话,不消三分钟在巷子口修车的大儿开着机动三轮车麻利来到了家门口,不一会开服装门头的闺女及房地产促销的小儿子也前后脚赶到,一家人小心翼翼把老妈送到附近医院,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朱总煞是羡慕。

朱总的小儿子在美国,大儿在上海,女儿在北京。子女曾是他的骄傲和精神寄托,前些日子确实幸福了一阵,炫耀了一把。老俩口在美国住了大半年,饱览了欧美风光,终因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适,只得打道回府;国内儿女那儿,因住房逼仄,勉强住了几日,只能识相走人。回到老窝,老俩口相扶相携困守家园。岁月不饶人,转眼不过几年,俩口已是白发苍苍的蹒跚老人。平日里老孙家热热闹闹,儿女隔三差五上门嘘寒问暖,今天给老爹买瓶好酒,明天给老妈买件衣服,一家人其乐融融;老朱家就没这个福分了,家里冷冷清清,形单影只,子女难得回来一趟,即便回来也是来去匆匆。

一次,朱总的老伴下楼不慎摔了一跤,不得已老朱厚着脸找到孙师傅,老邻居那有袖手旁观之理,老孙一边安慰,一边电话呼叫大儿子,很快大儿就来到跟前,并把朱姨背到医院诊治。望着老孙家汗流浃背的老大,泪水顺着沧桑的面颊流进了他不停嚅动的嘴里。第二天,孙家老俩口又送来热气腾腾的水饺,又把朱家俩口感动的不知说什么是好。

我们老家有句谚语:“鸭吃笼糠鹅吃谷,各人自得各人福”。人,各存利弊,皆有得失,失有失的痛苦,得有得的烦脑。有许多得失其哀乐只有在得失后才能知晓,得失不在一时一事,要服从一世。人,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