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心情随笔 > 青春里的故事

青春里的故事

推荐人:山牛哥 来源: 阅读: 2.37W 次

青春里的故事

最近看到一篇有关顾城的纪念文章。不免勾起了当年的记忆。

现在40岁到60岁左右的人,如果对文学略有兴趣的话,在你的记忆中或许有个叫顾城的人。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有个朦胧诗的学派。顾城就是这个朦胧诗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在于他的诗和文学成就。而是他的爱情故事。当时知道他1979年7月,在上海至北京的火车上与漂亮姑娘谢烨相识,并堕入爱河。与谢烨的相识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自己上大学每年从广州至沈阳坐火车当时要40个小时左右,一直期待着也有他那样的机遇,四年过后,才体会到诗人的伟大。他是自己青春时期对爱情向望的偶像。那是在大陆留下对他的最后的美好记忆。

当年在日本留学,国内的信息不象现在在网上随时都能看到。很多信息是通过有个叫《留学生新闻》的报刊而来。留学期间生计和学业让自己无暇顾及别人,自然包括顾城。1993年10月的某一天,在学校课间大家传阅该报时,得知顾城在新西兰某个小岛杀妻自杀。心灵深处顿感休克。久久沉浸在"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可理喻的海洋里,偶像的逝去,对我自己的震撼似乎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到,失落的真意。

后来在别的文章里才知道他也同我一样赶上了出国潮。他到新西兰后,有个叫英儿的介入了他们的感情。为了追求他的自由王国,顾城和谢烨去了激流岛。这时候英儿已经和别的男人在一起了,却同时和顾城保持着联系。奇怪的是谢烨并没有阻拦,而且在一旁促成这件事。顾城和英儿在一起之后,被英儿吸引。谢烨意识到危机便带顾城去了德国,期间英儿跟着一个叫老头的跑了,还结了婚。这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完全为了绿卡。顾城特别痛苦。顾城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叫《英儿》。

同时得到二个女人的爱的时间并不长。二个被爱过的女人都离去时的痛苦,顾城却没法接受。加上诗人完全无法自己生活,有时连买盐的钱都没有,靠在同岛生活的姐姐救济。生活的贫困和感情的受伤,谢烨决定抛夫去子离去时,悲剧发生了。

顾城死后,关于他杀妻并自杀的原因有很多种解读。香港拍过一部电影,叫做《顾城别恋》,因为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毕竟局限在某个年龄段,故反响一般,知道的人不多。顾城《英儿》中被称为“英儿”的女人真名李英,曾经是《诗刊》社的编辑,笔名麦琪。二女一男在小岛过着田园般的生活,这种非常识的組合,并不长久。之后,英儿和别的男人走了,我对英儿没有半点兴趣,后来没有听到她过多的消息。知她在2014年初病逝于悉尼。她应该是我们姐姐辈的年龄吧,属英年早逝了。

很多人认为英儿当小三(当年还没有这词),造成了悲剧。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知道原因,国内的环境,形成了出国潮。英儿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在我看来一切都应归咎于顾城和谢烨自身。

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的极端个人主义。只想分享别人的爱,轮到自己要被分享了,无法接受现实。也没有一切归零再出发的勇气。作为一个人来说,顾城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大男子主义,空想的自由主义,幼稚的幻想世界和极端的生活低能者。顾城就是一个各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综合体。

顾城的悲剧还来自于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失落。他是在中国成名的,他的作品也都是中文作品。离开了中国,顾城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不能不说是当年出国潮的牺牲品。

他始终抱持着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下艺术家的优越感和特权意识,但是,在资本主义体制下,艺术从主观上不为政治服务,艺术价值的决定不是他顾城自己可任性的。他能够发号施令的对象,只有他的家人和情人。一旦情人离去,妻子的崇拜也不再存在,且最终执意要离他而去。可谓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男人在这个竞争的世界里,靠崇拜,靠精神是无法替代三餐的油盐酱醋的,它们都必须是实体的物质。能把崇拜或精神的东西变成实物或金钱,那是艺术家们的本领。

再次深深地体会到,"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的最基本的生存道理。

岁月蹉跎,当事人都已经作古。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是他们的隐私不需要第三者过多的评价。但那的确是我青春时代的一段记忆,美好和遗憾交错在一起。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