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心情随笔 > 春意盎然的大运河文化广场

春意盎然的大运河文化广场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7W 次

尽管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但在我的心目中,春天早已穿红着绿、生机勃勃地降临人间。你不相信?请随我到春意盎然的淮安大运河文化广场看一看,你立即就会确信无疑。

春意盎然的大运河文化广场

我素有早晨散步的习惯。每当太阳升起、朝霞映红大地的时候,我便会出门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观赏早晨风光。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位于里运河北岸、城区中心地带的大运河文化广场。

三月中旬的华北平原,虽然还是春寒料峭,银霜铺地,但此时的大运河文化广场却是乐声嘹亮,人头攒动,莺歌燕舞,五彩缤纷,一片欢乐祥和景象。

最吸引眼球的是广场中央那数百人之众、规模宏大壮观的迪斯科队伍。从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到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老人,随着咚咚锵锵、节奏欢快鲜明的舞曲声,都在全身心地尽情跳舞。那种忘我的情态如痴如醉,如疯如狂。按着节拍频频挥舞的双臂,跳跃的双足,扭动的腰身、臀部,还有那随之抖动的彩装秀服,轻轻飘扬的乌发、银丝,一队队、一排排,行列整齐,动作一致,既矫健有力,动感十足,又飘逸自然,韵味无穷,实在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全场没有人领舞指挥,也没有人打诨说笑,只有音乐和舞蹈。每个人都那样兴奋、认真,神情专注,煞似在作汇报演出。一曲跳完,大家缓口气,挥一挥额头鬓角的热汗,稍事休息,随后又跳第二支舞蹈。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喜欢来这里跳舞?我带着这个疑问采访过一位常来跳舞的李师傅。我说:“天天都来?”她点点头:“是的,天天都来。”“家就在附近?”“不,好几里路呢,骑车要十多分钟。”“为什么不在家附近找块地跳?”她摇摇头:“那不一样。这里宽敞,气氛好,叫人想跳,跳得尽情、高兴。”我明白了:跳舞是需要氛围的。就像市场,米市、菜市、布市、水产市、花鸟市分别集中在一处,货物越丰富,买货的人就越多,市场越兴旺。

广场西面,是一支三十多人的扇舞队。统一的白绸舞服,白色舞鞋,一半红色、一半绿色的大型轻绸舞扇,随着统一的、铿锵有力、古韵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舞姿舒展轻柔,收放自如,整齐划一,犹如行云流水般的和谐流畅。和快节奏的迪斯科舞完全不同,是那种古典式的温文尔雅的美,不由让人想起“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的诗句。

走过广场前面的漕运路,便进入文化广场的亲水区。路边两排高大的法桐树,虽然尚光秃秃的空无一叶,但挺拔的枝干给人以豪壮和力量。近岸,一棵棵香樟树和广玉兰,在寒风中依然枝叶茂盛、色泽凝碧,让人顿感精神振奋,充满活力。那些小花台中修剪整齐精致的冬青、黄杨、虬柏,玲珑典雅,又让人赏心悦目。沿着阶梯走下去,下面是里运河北岸的观水亭台。倚栏观望,只见碧波荡漾,缓缓东流,几只货船首尾相接,依次鸣笛通过古老的清江闸。河岸边,一位长髯老者带着几个青年人在打太极拳,他不断纠正青年人的动作,青年人一招一式,学习认真。这让我想到,中国武术就是这样代代传承,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广场后面的土坡是休闲区。花园、草坪、绿树、曲径,布局合理,规划有制。纵横交错的小路上,一对对青春情侣和白发老人在悠闲自得地散步谈心,他们携手并肩,轻言慢语,说说笑笑,含情脉脉,充满幸福感。草坪上,几个人在抖空竹。那嗡嗡的空竹声,像群蜂哄鸣,棉弓震响,绵延不断,不绝于耳。有一人抖动的,也有两人互抛对接的。这种古老的活动,在新时期加进了新的内容:器材由竹质的变成有色塑料的,单一的抖动方式加进舞蹈动作,更加优美花俏,富于观赏性。

休闲区西北角是体育活动区。一些人在攀单杠、双杠,或者爬栅栏、扭腰、压腿。还有几个青年人单衣薄裳、卷袖裸拳在舞石锁。六七十斤重的石锁,在每个人的两只手之间不停地来回传递,舞者面不改色。更有两个人相距三四米,互相抛接石锁,一抛一接,稳稳当当,毫无差错。其力气之大,技艺之高,令人赞叹不已。连续的活动使他们全身热气腾腾,发尖上凝成的汗珠映着朝阳闪闪发亮,放下石锁,摇摇头,洒落下来。

尽管早晨的气温依然较低,寒风刺面,但不管跳舞的,打拳的,抖空竹的,攀杠子、舞石锁的,每个人都精神旺盛,红光满面,活力四射。这不正是红鲜绿翠、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吗?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