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心情随笔 > 如果没有杜甫

如果没有杜甫

推荐人:短文学用户7633 来源: 阅读: 1.17W 次

前段时间看《国家宝藏》,第二件亮相的故宫博物院甄选国宝是李白唯一的真迹——上阳台帖。对太白真迹感到震撼之际,国宝守护者朗诵了原创诗歌《如果没有李白》,令观众更加热血沸腾,为盛唐之恢弘气象倾倒有加。

如果没有杜甫

杜甫在被称为“诗圣”,与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在诗坛齐名。虽然诗风迥然不同,对文学历史的贡献却不相上下。虽然地位平等,然则,在这太平盛世,人们大多高歌太白之豪迈飘逸,子美殚精竭虑的沉郁顿挫却少有人再低吟,不免令杜诗追随者心有寒凉。溯其背后原因,可将目光放向历史。

尽管杜诗被称为“诗史”,对历史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但其实杜甫的诗歌在当时并不受欢迎。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与“盛唐气象”的审美严重不符,杜诗的影响几乎是在其去世后才发挥出来。杜甫死后的中晚唐时期,唐朝国力越来越衰弱。以元镇,白居易、韩愈为代表的一批当时著名的诗人,开始极力推崇杜甫。杜甫作为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启发者,其现实主义精神逐渐与诗歌结合,形成了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诗坛大放异彩。

当然,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更多是在宋朝以后。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追步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江西诗派”。王安石、陆游、文天祥,元好问等人也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更是在与狱中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于美先为代言之。”由此观之,太白的诗在盛世受到追捧,子美的诗则发光于国家危难兴亡之际。

总体来看,杜甫将律诗作为抒发政治抱负的载体,对后来诗人的政治题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其诗足以被称为“诗史”,更是因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为后人了解当时的政治与社会生活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杜诗受到中晚唐及宋朝诗人的追捧,也不仅仅是其诗的风格艺术,更是由于其思想与气节。能呼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谓之“诗圣”,实至名归。

如果没有杜甫,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大唐吏部名册少了一个左拾遗的小官,诗歌史上有了“仙”“佛”“魔”,而独缺万古唯一的“圣”。杜牧不用再被称为“小杜”,李白将会是唐代最负盛名的诗人,没有之一。如果没有杜甫,大唐诗歌史册上有青莲居士的浪漫瑰丽、有摩诘居士的清幽绝俗、有李昌谷的冷雅谲诡和李义山的缱绻幽怨,却缺少了一份厚重朴实的忧国忧民。

互联网时代,“心灵鸡汤”的“肆虐”让人忽略了忧患意识,好比生于太平盛世的人们高歌太白仙诗而使杜诗备受冷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无论哪个时代,统治者与国民都应保持清醒,毕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