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情感日记 > 大红寨村民:天天都是好日子

大红寨村民:天天都是好日子

推荐人:美梦 来源: 阅读: 2.92W 次

当你从台江县城往东南方向沿着蜿蜒盘旋的公路前行,不过坡度不怎么陡,这条公路边有条小溪相伴,大约40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一个胜似山穷水尽疑无路后见了一扇寨门,细瞧了里面隐约现民居,这就是大红寨村。

大红寨村民:天天都是好日子

这个村子离县城15公里,海拔850米,是张姓苗族聚居的寨子。大红寨村是一个坐落在很封闭的山湾里的村庄,四面群山环抱,村旁寨中古树参天,树木翁郁,苍翠欲滴,有三条小溪穿寨涓涓流过,汇于寨脚五组风雨桥,清澈透底,蜿蜒向北缓缓注入翁你河,沿途山清水秀,林中鸟啼不绝,寨外层层梯田环绕山间,薄云轻轻飘浮于山顶之上。极目远望,恰似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令人留连忘返。

大红寨村,四季有歌时时有舞。源于这里有得天独厚美不胜收的自然环境,被县里开发了多年的旅游景点,让他们早享受了乐的海洋,熏陶在舞的世界

大红寨村是台江远近闻名的芦笙艺术之村,是一片民族民间的沃土,这是民族音乐的一支奇葩。因为大山的阻隔,人们更多地知道台江苗族姊妹节、知道台江有非常漂亮的苗族服饰、有刺绣和银饰工艺等等,殊不知,这支特殊的芦笙队让你真正领略了什么是苗族文化的神韵,其特殊的制作本身就涵容了苗族芦笙的精髓。它的高音即领奏的部分是六个管,中音部分是三个管。

大低音部分是1个管,一支完美和谐的芦笙队数十套芦笙,演奏时多用C调、F调和G调。芦笙和芦笙舞,苗家人认为它是始祖母创造出来的,它象征着苗家人的母亲的声音。其起源传说源于两位女性。相传远古时雷公山脚有一苗族姑娘长得漂亮,一天忽然被一野鸡精抢入洞穴中。姑娘绝望时,连续两天听见洞外有竹管声,于是,姑娘在洞中用口哨声和竹管对吹,最后让这个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寻到洞中,并将竹管交给这个姑娘吹奏哄骗鸡精。

男子伺机将野鸡精杀死救出女孩,之后,就将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芦笙。而芦笙舞蹈的起源,传说是一位名叫葛仰香的姑娘与一穷苦青年相播相亲相爱,然而,有一财主想霸占姑娘,两人发誓永不分离逃出虎口。财主知道后带家丁追赶二人。当追至一山崖时相播摔下悬崖身亡。姑娘悲愤不已便在大年初一邀约同伴吹笙起舞,以悼相播在天之灵。当舞至天黑时,葛仰香倒地气绝身亡。

后来,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两位苗族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每每在过年过节吹芦笙跳舞蹈以示纪念。汉族史籍里,也对苗族芦笙文化有生动的记载:参差六竹管,长声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旋,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显然,芦笙作为苗族代表器乐和表现形态当之无愧。

他们在大大小小的节日里,群起吹奏古香古色的芦笙,跳起裙袂飞扬的舞蹈,他们乐得像获得了什么专利。

台江县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都有一个节日名曰“姊妹节”,这是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盛会。

前几天,我来到大红寨村,这里的村民为了迎接“姊妹节”的到来,他们想在苗族文化节日大舞台上释放自己的激动激情激奋激烈,他们在自己的踩鼓场穿着缤纷绚丽的服饰、唱着动人优美的歌,翩翩起舞。几个汉子手持的芦笙大约有丈高,芦笙的上端挂满红红的布条,仿佛面面猎猎的红旗在召唤英勇出征的将士。另有汉子手持五尺之高的圆木,那圆木是空心的,犹如一个木制的大管,管中有一细管,细管的上方是吹奏的芦笙。

芦笙手有分工有节奏的吹奏着,高音、中音、低音彼此呼应形成自然雄浑的和弦,恰似一面催人奋进的战鼓,引人出征。多位身着苗族盛装的女人和着芦笙的节拍自然形成一个大大的圆,伴乐起舞。

“我非常喜欢姑娘,姑娘听话容易学会跳舞,我们的节日多,隔三差五都是在歌舞之中,我的儿子就是有两个姑娘,我也非常高兴,因为这样每天都是过好日子!”七十多岁的张大妈跳舞过后毫不遮掩地对我说。

几位大妈甜甜地笑,我也笑得甜甜!

——潘志华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