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 > 名人故事 > 拜谒中山陵参考

拜谒中山陵参考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5W 次

走过一座城市,一定要去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

拜谒中山陵

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到了南京,如果不去拜谒中山陵,可以说不算真正到过南京。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孙逸仙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

此后,经历了讨袁护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带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前临平川,后拥青嶂,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也许有人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在北京,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据说,早在1912年的初春,孙中山与胡汉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带打猎,当时他环顾四周,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土,以安置躯壳尔”。

当然,紫金山的气势风水还不是孙先生做出决定的根本原因。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左右:“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因此,他选择南京紫金山为墓址,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激励革命同仁。

为尊重孙先生的遗愿,由宋庆龄、孙科等人组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实地察看,选好陵址,划地2000亩修墓,又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在众多应征者中,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大钟形图案被一致评为首奖,他本人也被聘为中山陵的建筑师。1926年3月12日孙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举行奠基典礼。历时3年多,耗资240多万银元,终于在1929年春竣工。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平面图呈大钟型,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醒之感,寓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整个建筑朴实坚固,继承了中国建筑的传统,又融入了西方建筑风格,非常符合孙中山先生的气概和精神。

中山陵的建造可以说是南京城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年为了迎接孙先生灵柩,南京修筑了第一条柏油马路——西起中山码头,东至中山门,长达24里的中山路。直到今天,中山路依然是南京最主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同时又改造翻修了明代城门朝阳门,并改名作中山门。在中山门到中山陵之间还修筑了一条陵园路。

走过陵园路,便是中山陵前的广场。广场正南有一座八角形石台,台上那尊双耳双足的紫铜宝鼎,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此鼎由广州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和当时的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捐赠。鼎的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内竖有一块六角形铜牌,上刻戴母手书《孝经》全文。

走入中山陵的景区大门,由广场踏上石阶,迎面是一座冲天式石牌坊。抬头可见额正中金光闪闪的“博爱”两字。这两个字是孙先生手迹,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博爱之为仁”一语,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公天下”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据说孙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个字送人。孙中山一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后数十年,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不息,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

由博爱坊向前走,是一段长480米的墓道。中山陵的整体设计,突出了庄严肃穆、独具特色的传统风格。为了体现孙先生的崇高伟大,中山陵沿用了古代依山为陵的惯例,将墓室筑于海拔约158米的高处。朝北顺着山坡,依次有陵门、碑亭、祭堂和祭堂后的墓室等建筑。两侧的这些雪松、松柏、银杏、红枫两两相衬,象征着孙先生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这其中的雪松是世界四大观赏树种之一,现已成为南京市的市树。

墓道尽头有一座宏伟的三拱门,是陵区的开端即陵门。中门横额上是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这是孙先生毕生奋斗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极好注解。

过了陵门便是碑亭。亭正中这块9米高的巨碑上,刻有国民党元老谭延手书的“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24个镏金楷体大字。当初讨论立碑时,计划由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分别撰写碑文、墓志铭等。可过了两年时间也没有写出来。大家都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功绩是用文字所无法概括的,于是索性不写碑文,改用现在的形式。

早上八九点钟的钟山迷朦着某种异样的味道,淡淡的薄雾喷薄欲出。仰首望去,中山陵远远的处于许多梯级之上。我拾级而上,带着一种万分崇敬的心情慢慢的接近这位一生为中华民族的出路而竭尽心力的“先行者”。

在去往陵墓的第五层平台上,有一对大铜鼎,上刻“奉安大典”字样,是当时上海特别市政府捐赠的。在左边那个鼎下面有两个孔,是1937年末日军攻占南京时被炮弹击穿的,如今虽然早已时过境迁,但这两个弹坑时时提醒我们莫忘国耻。

终于登上了顶处的大平台,此处绵绵青山、阵阵松涛,更觉伟人浩然正气与天地共存。从博爱坊到祭堂总共有392级台阶,高差约70米,总计有大小10个平台。更妙的是,从下向上看时一望到顶,石阶连绵不断,不见平台;而站在大平台上往下看时,却不见台阶,只见平台。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祭堂和墓室是陵墓的主体部分。祭堂是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屋顶为重檐九脊,覆蓝色琉璃瓦,有“民族”、“民生”、“民权”阳文篆字,这是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最基本最概括的指导思想。门楣上端有孙中山手书的“天地正气”四字匾额。

祭堂内以乳白色大理石铺地,四周墙壁下嵌黑色大理石。可以看见东西两壁上所刻的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祭堂正中是孙中山着长袍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坐像下四面的六幅浮雕是截取了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六幅画面。它们分别是:“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国会授印”,“振聋发聩”和“讨袁护国”。

经过祭堂来到墓室。墓门分两道,第一道是两扇紫铜保险门,门上的门钉和铜环上的神兽极富中国传统特色,门楣上刻写着“浩气长存”横额;第二道门为独扇铜门,刻有张静江所写“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字。

墓室是半球形封闭建筑,顶呈西式穹窿状,以马赛克镶成国民党徽图案。圹内墓穴上安放着孙中山身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为什么祭堂内的坐像身着长袍马褂,而这里却改穿中山装了呢?原来当年国民党内左右两派矛盾尖锐,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反对民主革命,主张塑像穿长袍马褂;而左派则主张穿中山装,最后两派意见都同时被采用。那么,孙先生的遗体究竟在不在中山陵呢,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1925年3月12日孙先生逝世时,他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理,暂时存放于北京香山碧云寺,直到1929年5月28日,灵柩由津浦铁路从北京运抵浦口,在湖南路中央党部公祭三天后,才移棺至中山陵,1929年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安葬在墓室下5米深的长方形墓穴内。解放前夕,蒋介石曾想将遗体迁往台湾。但由于爆破墓穴势必会损坏遗体,便放弃了这种想法,使得孙中山先生一直长眠在这里。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奋斗,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了伟大的功勋,也赢得了中外进步人士的广泛拥戴和颂扬。解放后,中山陵受到国家高度重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作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旅游纪念胜地,人们怀着对中山先生伟大精神的崇敬与敬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在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对目前海峡两岸的现状,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衷心期盼着祖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倘若孙先生泉下有知,一定会含笑长眠!

带着一种异样的感觉离开了中山陵。走下中山陵的阶梯,我回头遥望中山陵,那一刻,似乎看见中山先生对着满山的游人微笑着,微笑中透着一种信念、一种威严、一种执着。中山陵依旧是那么庄严肃穆、气势逼人,冥冥之中,似乎给了我一种远方的感召力。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