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 > 鬼故事 > 泉州民间鬼故事,闽南代表

泉州民间鬼故事,闽南代表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9W 次

厦漳泉三地,是福建闽南地区的代表城市。闽南地区,也是个颇有历史文化深度的地方,因此,自然也是少不了一系列民间自古流传下来的故事,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津津乐道的。

泉州民间鬼故事,闽南代表

也是自成的一股闽南风。

泉州民间鬼故事,看看泉州的另一面。

一、关于泉州九一路鬼楼

九一路一直以来都是市区的中心,商业繁荣,可谓寸土寸金。可就在这样一个黄金地段上,却坐落着一幢与周遭喧嚣忙碌的景象极不相称的楼宅,在婆娑树影的掩映下,显得极其冷清阴沉。它常年无人居住,总是大门紧锁,门窗栏杆似乎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土,只有一些小商贩偶尔在其楼前摆摊设点做做小生意。因而,它在路人的眼中,比起旁侧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的“晓风书屋”、“粥公馆”,以及街对面的“欢唱量贩式KTV”,着实一点都不起眼。但正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反差,也使得它更加神秘。

不知是从哪一天起,市民中就开始流传说这个宅子里有些不干净的“东西”,霎时间众说纷纭,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但不论是真是假,反正它的反常已经给它自己罩上了一件谜一样的外衣。在这种情况下,市里的主流媒体专门为其制作了一期新闻调查还它清白,以试图消除这一传闻在民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破除封建迷信。然而,越是强调它的正常,也就越显示了它的反常,“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最终只可能是加重人们心中的疑团。

既然传说宅子里面有肮脏的“东西”,那么,也就总要有肮脏的表现。总结起来,传闻当中的可以支持其不干净说法的证据主要有二:

第一,曾有胆大好事者想在半夜进楼弄个究竟,谁知当他翻上二楼隔着阳台门从门缝向里偷窥的时候,竟看到里面有一个老头在昏暗的粉色灯光下坐在靠背摇椅上一动不动地摇晃着,而这个楼已经好久没人住了!

第二,曾有四五人结伴进屋,欲在楼里过夜以考验自己的胆色。他们睡觉时头朝西脚朝东,谁知第二天醒来,他们竟然都是头朝东脚朝西!

这两个灵异事件加之楼宅本来的阴森反常,使得流言越传越邪乎,久而久之,它也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鬼宅”。虽然听起来很恐怖,可它却也给平常的市民生活增添了不少诡异色彩和饭前饭后的谈资。附近泉五的那些原本就对诸如“笔仙”、“碟仙”之类的灵异现象有着浓厚兴趣的,热衷于讲鬼故事的中学生们,当然也不会放过眼前这活生生的神秘之处。我就是其中之一。

记得当时我还在读高二,同学当中已有不少“鬼宅”的传闻。某日晚自习,夏静师妹过来找我,说他们好多同学下完晚自习要去“鬼宅”探险“捉鬼”,邀我同去。那时,我和那帮初三的学弟学妹已经混得比较熟,自己又对灵异问题非常感兴趣,因而也就欣然应允。晚自习下课后,我就和他们一道骑车过去。当我到达“鬼宅”的时候,已有许多初三学生在那商讨议论了。甚至有好几个胆子比较大又身手矫健的男生已经沿着楼宅正面东侧的墙壁往二楼攀爬,显然,他们是想看看是不是真有一个老头坐在摇椅上。

我本着“看热闹”的心态在下面饶有兴趣的张望和等待着,并不时地叮嘱他们要小心。不一会儿,已经有两三个男生翻进了二楼的阳台,楼下的围观者顿时替他们紧张起来。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以一种期待的眼神望着他们。就在这时,学生们的行为引起了周围群众的注意。确实,为什么这天晚上突然有那么多学生聚集在这座楼宅外面?为什么还有学生像蜘蛛人一样在爬墙?为什么二楼的阳台上会有好几个学生在可疑地往房子里窥看?

于是,细心的群众警惕地选择了报警。而行动迅速的110很快到达了。我看见警察叔叔就立即招呼师弟师妹们作鸟兽散,也顾不上“鬼宅”奥秘的揭晓以及爬上了楼的那些“勇士”了。第二天到学校上课询问同学,方知昨天晚上什么都没发生,也什么都没看到。后来想想,其实也挺正常的,那时才10点,还没到半夜呢……

当然,并不仅仅是学生们在关注着它,许多风水先生也将它作为研究对象。他们结合楼宅的主人背景、阴阳五行、方位朝向、门窗布置和“气”等变量做出了风水学界的权威结论,那就是这个楼宅确实不干净。原来,这个楼宅的主人已经移居香港多年,所以常年无人居住。由于房主以前为人吝啬,朋友不多,结怨不少,故而,有人在这个楼宅的基石上种了蛊,下了咒。但房主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搬离这所房子的还不得而知。更为奇怪的是,为什么房主宁愿将位置那么好的楼宅关起来喂蚊子,而不愿另作他用或转让开发?因为,只要房主将之转让重建,那么所下的咒便会失去效果,“鬼宅”就将不复存在。

总之,“鬼宅”之谜已经有了一个“说法”,且不论它科不科学,也不论它可不可信,至少还算过得去。当然,它仍有里里外外明的暗的许多疑问缠绕其间,但或许也正是这么些疑问的存在,才使得“鬼宅”之谜这么多年来依旧魅力不减吧。况且,“鬼宅”的故事也告诉世人,为人切不可贪婪吝啬,因为冥冥之中,善恶之报自有定数。

二、年兜跳火囤

除夕是我国农历的最后一天,闽南地区称作“年兜”,白天“年兜日”,夜间叫“年兜暝”。长期以来,晋江一带的年兜暝一直流传着“跳火囤”的民俗活动。

每年除夕夜一家人“围炉”(吃年夜饭)后,即把事先准备好的稻草、地瓜藤放在自家大门口,并把年终大扫除(俗称“拂尘”)专用的扎着红纸的新扫帚搁放在地瓜藤上,当地瓜藤腾出熊熊火焰之际,又征火堆里洒上盐巴,使之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这时,家中男性即按辈份大小逐一从火焰上跳过去,并有节奏地念着歌谣,如“跳入来,添丁又发财,大猪大羊演(捉)来刣(宰杀)”,“跳到东,任吃都不会空;跳到西,钱银归(满)厝内”……边跳边往火堆里添加稻草、地瓜藤。一时间,家门口辟啪闪耀的火光与欢声笑语汇成一片,热闹非凡。

地瓜藤火光一灭,家中主妇即铲一些火红的灰烬装进“火窗”(早时冬天取暖的用具)放入灶膛里,嘴上还不断念着:“跳火囤,火拉轮(即暖和),公担金,婆担银,金银无处稽(存放),藏在灶厨(灶膛)下。”这种跳火囤的民俗活动,抒发了人们辞旧迎新,追求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据说还可以避邪呢?

目前晋江许多农村过年时仍有这种民俗活动,但由于时代不同了,不但男人可以跳火囤,女人也可以跳火囤。

三、何氏九仙

泉州洛江区马甲镇有一座高山。山远远看去就像两个妇人的头髻,人们把它叫做双髻山。传说古早时如果遇到干旱,到双髻山乞雨就会下雨,让五谷丰收,因此双髻山又称丰山。山上有一个山洞,叫丰山洞,洞内奉侍何氏九仙公。所以人们更常把这座山叫做仙公山。

传说在汉武帝年间,江西九江有一户姓何的人家。何先生是淮南王刘安的部下。何先生有九个儿子四个女儿。这九个儿子胸怀天下,但是生于乱世,就一心学道修炼,济世救人。这九个兄弟知道自己的父亲参与了淮南王的叛乱,劝阻无用,就做阵来到福建隐居。他们先是住在福州于山,后来走到莆田。九个兄弟在靠近惠安的所在砍枫树搭亭子居住,采药炼丹,这个地方后来叫做枫亭。

何氏九个兄弟四处采草药炼丹救人,最后在仙游九鲤湖骑鲤鱼飞天成仙。百姓感激他们的恩德,就建成一座九鲤湖寺,塑造何氏九仙的神象来供奉。后来何氏九仙在丰山降灵,丰山也就奉侍何氏九仙了。

关于先公山还有另外一种传说。有一个县官,生了九个儿子都破相,不是歪嘴斜目,就是跛脚瘸手。县官觉得这九个儿子很丢脸。但是九个破相的孩子心地很好,十分关心百姓的辛苦,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有一回,县官做六十大寿,四五路的亲戚朋友、官场同僚、乡里老大都来贺寿。县官大摆筵席招待客人,可是心里总是怕九个破相的儿子让他没面子。县官就把九个儿子关在柴房,不让他们出来见客。

九个兄弟的舅舅也来拜夀,看不到他的九个外甥出来叫阿舅,就问县官。县官只顾招呼客人,没有闲工夫答话。舅舅就亲自去找九个外甥。找到柴房,听见里面有人在哭,舅舅就推门进去。九兄弟见门一开就往外跑。他们见舅舅追过来,以为是有人又要把他们关进柴房,就拼命跑。一直跑到湖边,一个一个跳进去。舅舅大惊,赶快叫人来捞。突然间,湖水象煮沸的开水不停地滚动。九尾鲤鱼冲出湖面,载着九个兄弟向天顶飞去。从此,人们把这个湖叫做九鲤湖,九个兄弟就叫做九仙公。

传说讲,九仙公来到丰山,看到丰山山势好,风景秀丽,就在丰山显灵。人们就在山顶建寺供奉九仙公。是舅舅在误会中帮助九兄弟成仙的,所以寺内也供奉一位仙舅公。闽南俗语说,天顶天公,地下母舅公。舅舅的地位是很大的。真是古话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就会出名。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的丰山,有了九仙公,香客、游客来山顶的一年比一年多,仙公山一年比一年出名。

四、真神仙也

仙公山丰山洞内悬挂着一块清大学士李光地所书“真神仙也”的匾额。李光地,安溪湖头人。生于明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相传清顺治十五年(一六五八)岁次戊戌,李光地时年十八岁,在赴省城应试前与学友一齐到泉州仙公山运梦,以求测功名前途。当晚与诸友睡于仙公案桌下,朦胧中梦见一仙人来到他身边对他说“你要去应考是‘功名无心想,富贵两不成’”随即不见。李光地少有抱负,决不相信“运梦”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于是坚持上省应考。不料是年中举(按:李光地实际中举时间是康熙五年)。经过刻苦努力,康熙九年(一六七○)高中进士,后来当了文渊阁大学士,担任首辅阁臣,传说他曾“七日权君”,代天子听政。

有一年,他回乡休假,寓居泉州。一日旧友重逢,谈及仙公山“运梦”一事,认为如果当时信其梦,必误人子弟,众人附和。大家决定第二天一齐上山捣毁仙公山庙。此时,忽听门子来报,称仙公山李道人求见。李光地初时不见,道人通过门子告知,他是仙公山上何氏九仙派来的。门子再次通报,众人称奇,齐劝李光地接见。接见后,道人讲:“相公以前运梦的‘功名无心想’,‘想’字去掉‘心’字,说明你的功名是无‘心’的‘想’就是‘相’,可以当到相国。而‘富贵两不成’,指你参加省考是戊戌年,戊戌两字均不象‘成’字,说明你富贵从戊戌年开始,这是仙人激发你奋发上进,勉励你刻苦学习的激将法。”道人接着又说“若非这样,恐怕你难求得今日功名。”众人异口同声称赞“仙公真神仙也。”第二天,李光地带领诸学友上山酬谢。李道人早已在“仙排格”等候。

李光地于是捐献了许多银两修建仙公寺庙而且当场题了“真神仙也”匾额。李光地卒于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其年岁次戊戌。至此则全应了仙公“富贵两不成”的隐喻,即荣华富贵从戊戌年开始,至戊戌年结束。

五、仙公无戏言

早年,某地有个秀才,勤奋读书,学识广博。久闻众多赴试学子,都到泉州双髻山仙公寺祈梦,问卜仕途前程甚为灵验。于是,在赴试那年的一天,他也慕名前往仙公寺。一路上不辞辛劳,翻山赶岭,历尽艰难。当他来到双髻山时,不禁被优美秀丽的景色所吸引,顿觉心旷神怡,如临蓬莱。他放眼眺望,见山恋迭翠,曲经通幽,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清泉如练,亭阁似画,不禁赞叹:“确是仙境胜地也。”

因他是从未到过仙公山,而今慕名而来的远方有学之士,寺僧便十分客气接待他,并带引他寺中点香燃烛,祈求仙梦。秀才听了寺僧教导之后,便侧卧于案下运梦。朦胧中见一真人在他左手掌上写个“才”字,而后又在其右手掌上写个“无”字。醒来之后,他按字释义,认为仙公戏谑他“才无”,也即“无才”。看来赴试是无望了,难免郁郁不乐。但又觉得自己多年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四书五经篇篇精通,诸子百家无所不晓。他的学识可列同窗学友之冠,今日得仙公“才无”之梦,心中无不有些不悦,甚至对仙公所赐之梦有所怀疑,也有所不服。于是,回家后更加倍刻苦攻读。

考期到,他带着书卷赴试。一路上晓行夜读,毫不松懈。结果考试之后,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不久,升官调职,任至巡抚。此时,他方才领悟出双髻山仙公所赐之梦,“才无”两字合二为一,不正是“抚”字吗?这是隐示他可官居巡抚之职。而用“才无”或“无才”,是有意激励他必须继续努力勤奋,不可恃才自傲。学无止境,百尽竿头,更进一步。此时,他才深深敬佩双髻山仙公之灵验,自疚当时误解仙梦之意,不禁有所自责地说:“仙公无戏言也!”

六、仙茶树

仙公山白水岩顶的峭岩绝壁中,有一株天生茶树,高一米左右,靠天地雨露滋润成长,枝繁叶茂,四季常青。传说采茶叶一片,冲泡热水数碗,饮之可提神祛病,名之曰“仙茶”。由于采摘困难,游客只能在树下觅拾落叶。此一株仙茶,数百年来被视为山中珍宝。

仙脚迹

在丰山迹小隘门内,一块二米见方的岩石上,有两只脚印,一左一右,长三十五厘米,宽十四百米,脚趾五指明显齐全,称“仙脚迹”。相传为神仙降临踩踏时留下的脚印。传说游客如能把脚踩印一下“仙脚迹”,可以包庇其出外平安无事。

七、双龟听法

仙公山的狮峰上,有二处呈半圆形的山形和石形的峰峦,像两只把头伸出的石龟。传说,此两只石龟,原是山下荷潭中的两只“百岁龟”上山来的,为的是到丰山仙洞偷听九仙学经法,以增加灵性,并每天听完布施佛法后,才返回水中。天长日久,水龟逐有神色,成黑神之精,有灵性,能知存之吉在狮峰上,再没有回到荷潭里去了。如今,狮峰上两只石龟的神态,仍然和原先聆听九仙讲经时一模一样。

八、九狮聚会

仙公山的主峰叫狮峰,亦称狮头,是因共山势似狮的头部而得名。当游客在主峰下环望山顶时,就可发现大髻山似一头“狮”,水髻山也是一头“狮”,当你把两座山合起来看,刚好又是一头髻鬃蓬松、昂头长啸的“大狮”。如果你再耐心细觅,从各个不同角度追踪,山头的各处又可发现它还隐藏着蹲、走或嬉戏憩息等不同姿态的六头“小狮”。纵观仙公山主峰---狮头,一共有九头“狮”,故称为“九狮聚会”。

但要看清九头狮聚会并非易事,既要有耐心,又要掌握好光线及其斜影;肉眼的视线角度;并要有丰富的艺术想力。所以古代有传说称:能在山峰上找到九头狮头形状的人,可以当宰相;若找不着九头“狮”者,可按其找到的头数多寡逐级递减,如找到六头“狮”者,可以当知县;看到六头“狮”以下的,自然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