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解析

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解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1W 次

一、学习任务

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解析

1、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的年节、民俗,主要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了解民俗的概念,特别是江苏的传统民俗,主要掌握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特色由来及典故。

2、 案例导入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隆重。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这个节日的本意,在除旧布新,送往迎来。春节前的腊祭拉开了年节的序幕。腊祭本来是农事完毕后,打猎取兽祭祀祖先百神的节日。汉朝以立冬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南北朝以后,定在农历12月8日为腊日,俗称“腊八”。

二、知识点

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的部分苗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汉族以先秦华夏为核心,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统和文化,从而发展成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众多人口的民族。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同时也形成了有民族特色的众多节日,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最广泛、最隆重、最盛大、最丰富多彩的要算春节了。

一、春节

春节为一年的开始,即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百姓俗称“过年”。关于“年”的来历,民间曾有一种传说:古时候大年三十晚上和年初一,有一种叫“年”的怪物,专门在这两天出来吃人。“年”凶猛异常,任何野兽都抵不过它,但一家挂红帘布和灶堂里 正在烧火的人家平安无事,另有一家,几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玩,半空中响起噼噼

啪啪声,“年”被吓跑了。所以,人家知道“年”怕红、怕光、怕响声。后来,等到年三十、初一时,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衣服、挂红灯、敲铜锣、放爆竹,这样“年”就不会来了。

春节活动因时因地而异,一般春节活动从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俗称官三、民四、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主要活动内容有:操办年货、做新衣、祭灶、扫尘、除夕守岁、贴门神、贴春联、挂年画、新年祝福、吃年糕、吃饺子、立春打春牛、闹元宵、玩花灯、扭秧歌等。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做除夕。除夕前几天,家家户户要忙于诸如打扫卫生、缝裁衣服、炊糕做?、杀鸡宰鸭、备办年货诸事,孩子们也因年节能大饱口福、新衣斗艳而欢天喜地。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息。

除夕当天下午,要以三牲、饭菜、年?等供品,祭神祭祖,谓之“辞岁”。然后要贴大红春联、门联和年画,装饰布置房间。逢居丧人家不贴春联。除夕之夜,外出亲人均要回家团聚,吃“年夜饭”。旧时饭桌下放一小火炉,谓之“围炉”。“围炉”时,全家人不分贵贱、亲亲热热;席间禁忌说不吉利的话;倘若有亲人在外未归的,席上应为他留座位,摆上碗筷、酒杯,以示团聚;已婚女儿通常在夫家参加“围炉”,不上娘家团圆桌。围炉后,长辈要给儿孙分“红包”即压岁钱,后来逐渐发展,能挣钱的后辈也给长者“红包”。

另外,宴席结束,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和灶君,俗称“拜岁”,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守岁要“竟夕不眠”。是夜灯火长明,俗谓守岁可为父母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近年来,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守岁多是合家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扣人心炫的午夜钟声中,迎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贴门神,所谓“门神”即是粗线条的印画,画中的门神头戴将军盔,身披鱼鳞锁子,胸悬护身镜,足登云头靴,模样和京剧中的武将差不多,贴上门神以求避邪消灾、祈求平安。新中国成立后,贴门神的风俗由贴春联所代替。

贴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春节挂桃符,是我国古代一种具有神话色彩的风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桃符也是由最初的在桃木板上刻神的形象,演变成在桃木板上写上除祸祈福的吉祥话语,进而有发展成为写两句对偶的诗句,于是便产生了所谓“桃符联词”,从而初步发展为今天的春联。丁忧春联是新丧人家于丁忧期间不得贴红纸春联,在守孝的第一年春节须贴绿纸春联,第二年春节为粉红纸春联,联语皆为哀感句子。第三年春节可贴红纸春联,但是联语内容仍须与守孝有关。丁忧期满后,方可用不同对联。

挂年画也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基本内容先是以“驱除辟邪”为主,一张张新年画在驱邪避邪的同时,也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新年祝福,人们总喜欢用大红纸写上一个大大的“福”字贴在房门上和照壁上,或客厅显眼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个“福”字不是正贴,而是倒贴,“倒”与“到”谐音,说“福倒了”听起来就是“福到了”。

初一这天有很多禁忌,三餐不喝粥,避免出门遇雨;不扫地,不倒垃圾于户外,意为财不外泄;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话;忌打破碗碟用具;不能到井边挑水;不动针、不缝衣、不动刀等。如今很多青年已不忌讳,但仍有一部分人恪守遵行。

春节期间,亲戚朋友着新衣依次向祖宗或神祗祝年禧,与亲朋、邻友则曰“新春大喜”或见面“发财”诸吉利语。是日晨餐水饺,午饭开盛宴,商号闭户休息,停止交易。从此至初五日,路上行人绝少,人皆于村中进行拜褐及各种游艺活动。礼多禁忌,体现着人类原本的心理、愿望和幻想。

正月初一十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大节之中含着小节,是日为扫帚节。民间有扫地,忌往外泼水,但要往家抱柴的习俗。见家人抱一束柴火进家,一家人要马上打开大门,依恋声地叫道:“柴(财)来家啦!柴(财)来家啦!”于是全家欢喜。“柴”与“财”谐音,祈愿来年财源茂盛。

正月初二,“请女婿”。夫妻携带儿女,带着礼物到娘家,向岳父、岳母拜年。娘家备筵席请女婿,礼节十分隆重,现民间仍多循此俗。初五,商店恢复营业,小商贩走街串巷吆喝喊卖,家居开始打扫卫生,转入日常生活。

十五日夜(宵)举行的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元宵节是一个有着两千余年传统的节日,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鳖上灯杆、火树银花,这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也最能概括此节的活动,即张灯。张灯是元宵最主要的节俗活动,其余观灯游赏以及灶火百戏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而来的。现在,每届元宵节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市镇,人们都要张灯结彩,观灯游赏,烟火也多是必不可少的。当代元宵节除灯火之外,更为突出的活动是各种社火,诸如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海外华人居住区也是年年搬演、盛行不衰。元宵节,可以算是中国狂欢节。

元宵节离不开“闹”,张灯、观灯、赛灯叫“闹花灯”,社火百戏叫“闹社火”,整个的活动叫“闹元宵”,仿佛不闹就不成其为元宵节不管南方北方,到了元宵节这一天,除了闹元宵还得聚吃元宵。元宵又叫“圆宵”、“圆子”,南方长叫“汤圆”、“水圆”,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今天,元宵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

比如巧克力就已经成为元宵馅之一。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表达了人们全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活动就随着元宵节的结束而告一段落。

二 、 清 明 节

清明节又称聪明节、踏春节。清明节的民俗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到了清明,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摄氏度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转暖,草木萌发,广大农村开始春耕。江南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的农谚。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对农业来说,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后来演变成节日, 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所以人们常合并称为清明寒食节。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中唯一具有双重意义的日子。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文字记载。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蔗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大盛。不过明墓祭凄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乐游赏的风气也已形成。至唐代,寒食清明踏青扫墓的习俗已经合而为一了。

时值三春大好时光,清明扫墓这种户外活动已具备夜游的条件。唐宋元明如此,清也不例外。现代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

三 、端 午 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屈原为国劝主,楚顷?王不听,反听谗言,将其放逐。屈原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泪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将糯米团、雄黄酒投入江中,免被鱼吞尸体,以后成俗,在这一天吃粽子、喝雄黄酒、划龙船。现在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利用其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将龙舟活动扩展为对外经贸洽谈,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的国际龙舟会。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盂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蜡、诗人节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习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日驱辟说等。其中主要是两种说法,端午节纪念屈原,这几乎是家喻户晓;说该节日与古人为避五月初五之一“恶”日有关,今天知道的人恐怕不会太多。但不管怎么说,端午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似乎都与这两种说法有关。如包粽子是为让江里的鱼吃饱了,不再去咬食屈原

的尸体,而划龙舟则是为了奋力相助,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在端午节更是内消毒,悬挂,饮雄黄酒、浴蒲艾汤,制“午时茶”,小孩子更是胸带“香袋子”,臂系“长命缕”、额涂雄黄酒,名目不少,而且目的只有一个,既避免在“恶”日受到外界邪祟侵害。这两种说法实际上却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即人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他的高尚情操的敬仰,更主要的是希望这位以超升成神的“爱国诗人菩萨”,能护佑百姓度过“恶”日难关,永保平安,常有福之。因此可以这样说,端午节系列民俗活动,其本来的主题应是驱邪除祟,祈福求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锅糯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盛行。西晋周处《5》记载有“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孤叶裹糯米······煮之,和烂熟,于五月五日之,一名粽,一 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节和夏至两个节日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有粽子买。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夹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四、中 秋 节

中秋节,即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因节日恰逢一年秋季的中期,故称中秋。因这晚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远更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日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记载。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代·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此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的过的主要节日之一。是夜,人们仰望朗朗明月,如玉如盘,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在这一天,人们要赏月、拜月、吃月饼、合家团圆,许多地方还在衍生出其他民俗活动。

我国明见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清袁枚《随园食单》中详细记载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出现专门的月饼作坊,制作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饼面还印有各种精美图案。月饼成为中秋节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