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人生哲理 > 生命的不屈,灵魂的救赎

生命的不屈,灵魂的救赎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6K 次

——观《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生命的不屈,灵魂的救赎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题记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拍摄于1994年的电影,历经二十几年的时光却始终散发着无尽的魅力。想念电影最后那片蔚蓝的海面,平静而辽阔,亦如安迪的内心。片中那些黑色压抑的画面,最后都消融于无垠的海洋里,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心里的梦想和希望在经历挫折和痛苦之后,化为写在笑容里的完美现实。影片传递给人的是一种近乎倔强的对希望和自由的坚持,经得起时光雕琢的不屈的信念。

肖申克,并非人名,而是一所监狱,一个原本用来让人改过自新的地方。在这里,所有的囚犯无论是吃饭、睡觉、甚至是上厕所都得报告,最终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下,成为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长久的习惯在这里演化成可怕的悲剧,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磨蚀着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没有希望,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仿佛生命的价值在这里已经消亡殆尽。正如瑞德所说:“刚进入监狱时,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显然,在这部电影里,监狱已经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老布,一个已经在监狱里度过了半个世纪的七旬老人。对他而言,管理监狱里那个狭小的图书馆已然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在这里他可以凭借自己受到过的教育,赢得一点点其他人的尊重。某一天,他突然被告知自己获得了假释的“机会”,恐惧开始占据它早已干枯的心灵。半个世纪的铁窗生涯将他对自由的渴望冲刷的一干二净,剩下的只是老朽的躯壳和束缚了的灵魂。像笼中的鸟儿被关的太久后从而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一样,老布已经没有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因此,便不可避免的被社会淘汰了。

事实上,老布也曾尝试着融入社会,可五十年的距离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老去的躯体连同老去的心,最终一起倒在昏暗狭小的屋子里,留下的仅是那几个歪歪斜斜的字:brookswashere.写完这些字,他默默地笑了笑,然后从容地结束了生命。在他看来,那些字让他的死有了些许的尊严和价值。

老布的悲剧让人心痛,也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悲剧。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不知所措的学生们,不正像老布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心存恐惧吗?电影里,瑞德认为老布的悲剧是因为体制化,并且觉得自己,甚至是整个监狱都正在沦为体制化的牺牲品。那么从现实来看,一些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也正在演绎着同样的悲剧。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待了太久,进入社会后,像老布一样,因为缺乏生存的能力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在经历挫折之后,就不堪重负而了断自己年轻的生命。不同的是,老布是因为太老而不能为力,而这些学生们还没来得及领悟生命的价值,就因为太脆弱而过早的埋藏了自己。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应对这样的压力,寻获属于心灵的自由呢?电影告诉我们的,恰好是如何进行这样的一场心灵救赎。

安迪·杜弗兰是一位年轻的银行家,十分有才华,可是一夜之间他被控告杀害妻子和妻子的情夫而锒铛入狱。事实上,安迪并没有“谋杀”过他们,凶手另有其人。可是,在那个黑暗的社会中,常有倒霉的事情发生。安迪最终被判终身监禁,进入了肖申克冰冷的高墙之内。这里等待他的除了严酷的管理体制,还有来自“三姐妹”的肉体折磨。面对这些遭遇,谁都会失去理智,然而安迪却例外,安迪从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只是默默的努力,努力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冷静、沉着、勇敢、顽强、从不放弃用智慧来进行反抗,这正是安迪的不同之处,也正是我们面对困难时所缺乏的。面对挫折,我们总是过于浮躁,只顾着抱怨命运的不公,而不是去思考;总是过于怯懦,急着逃避,而不是去面对。

当所有的人,包括瑞德认为安迪快被体制化压垮的时候,安迪在一个暴雨滂沱的夜晚,爬过500码的充斥着恶臭的管道后,寻获了属于他的自由。事实上,安迪始终是自由的,即使他被困在高墙包围着的监狱。正如他所说的:莫扎特的音乐在我的心里,谁也夺不走。是的,谁也夺不走我们坚定的信念和对自由的渴望,心灵的自由能够带来生命的奇迹。6年,每周写一封信寄向州政府,最终令50年来不曾改变的监狱图书馆有了变化。微小的变化并不足够,于是,他继续写信,而且改为每周两封,这样的坚持使得图书馆的规模不断扩大,最终成为新英格兰最棒的监狱图书馆。20年的时间,一把石锤,坚韧的毅力,最后缔造出一条瑞德认为要600年才能凿通的通往自由的隧道。

而现实中,我们内心的希望往往被轻易地埋葬在那些挫折里。我们惧怕失败,是因为我们对梦想和希望的追求不够执着。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心灵才容易被束缚,甚至脆弱到不堪一击,因此,很多人惧怕走出学校,来到社会。倘若我们能像安迪那样,冷静下来,用理性来看待问题,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用执着来战胜挫败,那些希望和梦想也就不会离我们而去。

当然,安迪的成功远不止这些。过人的才华使得他在监狱里也能绽放光芒,但这并不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老布在监狱享有管理书籍的权力,而瑞德可以弄到其他囚犯想要的“任何”东西,但他们都有点沉醉于这一点权力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安迪在监狱的地位显然比老布和瑞德高得多,但他始终明白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真正的自由是离开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他能够真切地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始终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并不会因为暂时的成功而停滞不前。

这一点,对我们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中的许多人,因在学校里担任了某个职务而沾沾自喜,自视甚高。暂时的满足感阻碍了他们对生活的进一步思考和追求。到了社会中,这种潜在的骄傲情绪让他们屡屡受挫,压抑和失望随之占据心灵,也让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远。我们生命的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理性地对待自己在学校里的表现,能够帮助我们获取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从而更合理的看待自己。

安迪在监狱中成功地完成了自我救赎。入狱前,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没有朋友,甚至连自己深爱的妻子也背叛了他。而在狱中,他收获了瑞德的友情,同时也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沟通和交流。在分享中,他也试图让对自由和希望的向往重新回到狱友们的心中,救赎他们的心灵。

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忙着生存,要么忙着去死。”在生与死之间,安迪毅然选择了生,因为他知道,得到自由纵然很难,但有了这些屈辱的对比,才更能体现出它原有的炫目光泽。这部影片教会了我们很多,这也是它历经悠久岁月仍散发出无尽魅力的原因。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