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情感日记 > 旅人摘抄

旅人摘抄

推荐人:东季 来源: 阅读: 2.76W 次

旅人

他的眼里有一泓清泉,澄澈以及波澜不惊。

初见时,他气定神闲地站在门口,穿着一个日式围裙,两手交握放在腹前,静静地望着前来的客人,眼神不尖锐、不柔情也称不上谦卑,恰似一潭清水,散发着被诗歌文学洗涤后的清微淡远。

在店里用餐,心灵不知不觉地静下来,墙壁上张贴着五花八门的旧电影海报、往来客人的照片以及关于日式料理的宣传图片。他与客人的关系处理得很微妙,入座后端上一杯大麦茶,待茶香冲淡身上的尘土再上菜,简略介绍下每道菜名、烤肉技巧后缓缓退开,但不全离去,在各桌附近一个合适距离内周旋,不打扰客人对话,只在合适的时机内出现,告知火候有些大或烤肉建议放在边缘,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去,有时候太过投入一段对话忽略了他的建议,他不急不躁隔一段时间再到桌旁,缓缓道来缓缓退去......

与一些人在一起的时候时光会不知不觉慢下来,他在感受时光里所有生命的脉动并且温柔相待而你沉浸在他洁净的世界里,抖索抖索尘埃。

离开后,鬼使神差地在美团上搜索了这家店,商家的每一个回复都摘自诗歌文学作品,有一句出自川端康成的《雪国》。

夜晚整理这趟旅行购置的纪念品:藏银首饰、皮球妈的珍珠手链、怀表、苗族老人家缝制的包包、、、、、、却尤其喜欢一盒由信封包装着的明信片,封面两枝寒梅点缀,附主人字迹——岁月静好,流年无殇—凤凰古城(己亥秋),一横一竖磅礴大气,待拐角处稍停顿,不失婉转柔情。

进入她家店,她正在向朋友“抱怨”点不到外卖,不招呼往来客人,一心扑在为何天色尚早外卖店却纷纷关门的悲剧中,嗓门清朗却并不透露多少怨气,我绕到她身边时她才注意到我,更准确说是我肩上的帆布包,她饶有兴趣问道“小妹,你的包是自己手绘的吗”,我回答“是手绘的,是另一个店主人手绘的”,估计甚是喜欢,聚精会神地端详上面的图案,我把明信片放在她眼前,她才抽回思绪,“真好看”,声音软糯。

帆布包上太阳花图案被我手肘遮住了大半,只留下几片花瓣尖,我很惊讶她对这副手绘的“残缺图案”敏锐洞察力,昨日今日来来往往,不断与人擦肩而过,太阳花完整的暴露在视野中也极少有人会去辨别究竟是手绘的还是加印上去的,然这等女子,你感觉她豪情万丈、粗枝大叶,不在意细节更别提去品味一番诗意生活,又恰是这等女子,才是懂得把日子里冗长繁重的琐事、不必要的情绪过滤,捕捉生活本真之美。一开始我很纳闷,她为何会选择开这样一家卖明信片、书籍、牛皮本子富有文艺气息的店,她的面容、装扮似乎和“文艺”一点也不搭边,梳个短马尾、不施粉黛、五官粗狂身材也有些发福,经过三言两语交谈之后,却也明了,有一种美与五官无关,源于对生活里诗意的感知。

装信封,附字,双手递上,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一气呵成,双手接过,一行字迹行云流水。

若见字如见人,她是豪情万丈,也是温婉柔情,更是美好。

出走大半个青春岁月,少年依旧是那个少年。

这么多年,他似乎没什么“变化”,再过20年,他依旧不会有什么“变化”,信誓旦旦地落下这一句话。如果把这变化理解为脱离视觉带来的感官印象,基于生命本真散发的质朴纯真,有生之年,他自然不会老去。

老人家牵着孩童的手,每天清晨蹦跳进他的早餐店,爷孙两向他微微一笑,少年意会,给老人家一碗两倍量的馄饨,附带一只小碗。老人家往小碗里乘馄饨,递给小孩,随后摇着小勺慢悠悠地吮吸超大碗里的馄饨汤,待汤汁喝得差不多,再品尝剩余的馄饨,这期间,老人家时不时看小孩的小碗,小孩动作慢,即使一只馄饨,也要一小口一小口咬上半天,老人家放慢了喝汤的速度,小碗里的馄饨变浅了,老人家就自己的超大碗里舀上一勺。爷爷吃馄饨为什么先喝汤在吃馄饨?若干年以后,小孩恍然大悟,彼时,老人在另一个世界。

老人家余生最后几年,一人颤颤巍巍地走进他的早餐店,我不知道少年有没有再意会他的微笑,递给他一份平常量的馄饨。再到后来,我一人光顾他的早餐店,老式电视播放着蔡琴的渡口“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渡口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见我时,他咧着大大的微笑,目光纯净,递上一份平常量的馄饨,临走时,似是犹豫不决,还是开口“***......”,我点点头,报之微笑。

稀落的几面次数,中间夹隔的年份越来越久,面容已大变,每打开店里的门,见到他昂首大步走过来,咧着微笑,举着手在大腿处笔画,重复一样的话题“你还记得吗?你第一次到我店里,才长到我这里”,目光纯净,说完,不慌不忙去一边做馄饨,回来继续问候我的现状。

“当然记得”

某个冬天的早晨,起得早早,在丽水的小城中溜达,听着小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思考生活意义,未果,但毋庸置疑的是,要试图去和一些生命体建立联结,关心、感知、记忆他的成长,仅纯粹的,和一些生命体。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