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故事 > 感人故事 > 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族团结一家亲

推荐人:杨柳 来源: 阅读: 1.44W 次

蒙汉通婚,团结共融,在汉朝时就有先例。昭君出塞,蒙汉化干戈为玉帛,百年友好往来。至今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仍有昭君墓,千古流芳,印鉴古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大力促进融合,尤其在我们喀左蒙古族自治县,蒙汉杂居,蒙汉通婚,既保持了各自的特色,又相互融合,增进了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彼此相得益彰。

民族团结一家亲

在这里,说的是我县南哨镇白音爱里村一户普通农家,蒙汉团结一家亲的故事。这家主妇姓于,叫于秀珍,今年五十六岁,是位开朗乐观的女士,已经是有了外孙子的人了。她的父母是当地标准正统又老实憨厚的蒙古族人。老两口平时说话唠嗑总是用流利的蒙语交流,要是见到汉族人,或者有汉族人来他家说话聊天,他俩就用汉语同来人交流。虽然说汉语显得嘴笨口迟,但是却可称得上蒙汉双语人才呢。只可惜生于旧中国,家里贫困,没能入学读书,所以蒙文汉文两方面都是文盲,令人惋惜。于主妇姐妹两个,大姐嫁到外乡,她作为小妹,需要供养父母,就招了个上门女婿在娘家。这女婿是当地柏沟村的汉族人,张姓,原来在镇上的邮电局,跑信做临时工,经媒人撮合,两人成亲。后来他进入镇办的水泥厂工作。这汉族小伙进入蒙古族家庭做养老女婿,在生活习惯上开始不适应。譬如汉人在饭前要先喝饭汤,而蒙古人喜欢在饭后用茶;汉族人把姑爷看重让坐炕里,蒙古族人却让姑爷坐炕边;汉族人认为东边日出为大,蒙古族人认为佛祖在西,为大居首;汉族人拜年拱手作揖,蒙古族人拜年躬身垂手;汉族人过年总在一年最后一天,蒙古族人却总是在腊月二十九。于主妇和她的父母,就尽可能地与这位汉族女婿,做好生活习惯方面的沟通,不挑理,慢适应,让彼此心情舒畅地度过每一天。譬如,她家蒙古人在腊月二十九过完大年,还在腊月三十这天再为汉族姑爷过个年,一家过俩年呢,其乐融融。还有,于主妇的父母要求,无论这家生男生女,都要姓于,表示于家香火不断,汉人张姓女婿也答应下来,他说姓甚么也是蒙汉一家亲呀,不在意呢。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于主妇与这个汉族女婿也育有两个女儿,为了早日撑起这个家,把大女儿于小美纳婿在家,小女儿于丽丽嫁出在本镇五家子村。大女儿招的这女婿也是汉族人,来自甘招乡,姓郭。这小伙很能耐,有技术,又特别恭敬父母,在生活习惯上,处处顺从蒙古族生活习惯,深得于主妇和乡邻们的称赞。郭女婿是钢筋工,还会电焊手艺,农闲时外出打工,收入可观。又勤俭,又不嗜烟酒。他来到于家后,就积极地和岳父母协商,建起了一栋竹板架势的暖棚,种植蔬菜。去年他响应镇政府号召,又建起了一座钢筋骨架的暖棚,两栋面积合在一起有一百四十平方米。冬季外出打工回来,就侍弄暖棚,又懂技术又会管理有肯搭辛苦,棚里的黄瓜,茄子长得特别鲜嫩。郭女婿就起大早,骑摩托车,到四十里外的四官营子蔬菜市场去批发,总是畅销一空。资金有积攒,终于在去年秋后动工,在老宅内修建起一幢标准的五间宽敞明亮的北京平,今春装修完毕,现已入住,告别从前纳婿时的古旧老屋,蒙汉一家人喜气洋洋。

于主妇和大女儿于小美平时交淡也是用蒙语交流,遇上郭女婿在家时,郭女婿就打趣的说:“你俩没说我坏话吧?”大女儿说:“你好好地干,还能说你坏话吗?”旁边的外孙子于跃拍手蹦高地乐,于是一家人开心融洽的大笑。外孙子也随于姓,取名叫于跃,是海阔凭鱼跃的意思。这郭女婿和爱人于小美相亲相爱,平时学习一些日常蒙语会话,也会说些日常生活用语啦。还封自己为“半个蒙古人”呢!于主妇的二女儿于丽丽,嫁给的夫婿,是个正宗的蒙古族青年,本镇五家子村民,南哨蒙古中学毕业,不仅蒙汉两语通,更会写会认蒙古文字,称得上蒙汉双语人才呢!正月里,来到这个有汉族连襟的岳父家走亲戚,可热闹呢。用蒙古族语言与礼仪和蒙古族的岳母和大姐交流,用汉族语言与礼仪和汉族的岳父交流,用蒙语和礼仪同半通蒙古族语言的连襟郭女婿双向交流,握手言欢,反映了蒙汉团结一家亲的现代风情,真是令人羡慕令人夸。

这是普通的蒙汉和亲的一家,融洽亲切的民族团结情,笑在他们的脸上,甜在他们的心里。他们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蒙汉两族人民长期共融,团结一心,共建和谐,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缩影。我们愿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红,民族团结的好日子越过越越红火。

赞助商

赞助商